2)第504章 根源_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大的出入。”

  听到这话,刘伟超一点都不意外,点点头问道:“是不是发现优免和赋税差距很大?”

  崇祯皇帝听了,当即一惊,随后点头,表情非常严肃地说道:“正是,你那边有什么消息么?”

  他从登基以来,天下局势糜烂,只能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压根就不会有机会让他去梳理整个王朝的方方面面。因此,很多事情,他不去专门查,就压根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如今看似一个普通的官绅优免事情,真得一查,结果却发现里面有了不得的东西。

  刘伟超听了,表情同样严肃地说道:“我确实查到了一些资料,从我收集到的信息看,官绅优免,从大明开国以来,一直是有变动。确切地说,就是优免的限额和范围在扩大。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其实还好,但是,到明末,不要介意,习惯了这个词,就已经彻底烂了,不再是优免限额,而是优免无额了。”

  崇祯皇帝此时的心思,压根不在“明末”这个词上面,表情严峻地点头道:“朕发现江南士绅,几乎没多少交税的,而交税的大头,反而是没有多少钱粮的平头百姓!你这么一说,那就对上了!”

  随后,两人就开始核对双方掌握的消息。

  官绅优免,不管哪个朝代,都是有的,体现了官绅的特权。

  在大明开国之初,有关官绅优免的规定是:京官之家除税粮及里甲正役外,优免一应杂泛差役;外官按品递减。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所有的官绅,都要交粮田的税收和服里甲正役,除了这两样之外,其他杂役,京官免除,不在京师的官员,就按照官员的品级递减。

  大明朝一共分为三大徭役,分别是里甲、杂泛、均徭。

  里甲之役以户计,以邻近的110户为1里,从中推丁多田多的10户轮流充当里长,余100户分10甲,每甲10户,轮流充当甲首。每年由里长1人率领10甲的甲首应役,称“当年”。

  这个里甲之役,其实有点类似后世的保长,或者村长之类的,一般是有钱人当的,贫困户可以免除。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开国的时候,就连京官都不能免除这个里甲正役的原因。

  里长对上级官府负责,管束所属人户,统计本里人户丁产的消长变化,监督人户生产事宜,调理里内民刑纠纷,按理来说,算是一个不在编的地方官,应该是人人都抢的。

  但是实际上呢,却是人人畏惧的徭役。这一点,越到后来就越明显。

  为什么?

  因为官府不直接对普通百姓的话,所有的税赋徭役之类,都是找里长的。如果这个里里面,有人口流动,搬去了别的地方,或者干脆逃了之类,总之各种原因,里长没法完成官府交代的事情,那就要坐牢的,怎么办?

  就只能自己填补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