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章 奇袭雪域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李来亨的个人坚持,还有朝中秦人勋臣们的大力支持,士林舆论清议,最终也没有阻止顺军在关西的继续用兵。

  瓜州之屠和沙州大捷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

  李来亨为了树立榜样,对于此役从军文士、书办的奖励也达到了尽皆拔擢的地步。

  这种举措,很快就在各地掀起了学习西北舆地地理、投笔从戎参与边塞战事的热潮。

  很多在顺朝不断改革的科举考试中,不幸名落孙山的失意之人、落魄文士,都从朝廷对于参与平准者的越级拔擢里,看到了一条全新的终南捷径、康庄大道。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各种文人投笔从戎,远赴关外进入各级经略使、节度使、制将军、都督幕府之中,赞画军务的做法,开始大为风行了起来。

  这种全新的上升渠道,甚至于慢慢壮大到了可以同科甲正途媲美的地步。

  天法朝中期,甚至出现了六政府尚书半为幕僚出身,天下节度使亦有七节度为幕僚出身的盛况。

  一时间,天下寒士皆西行,玉门关外尽故人。

  在这个过程中,文脉流传,边塞文学兴盛于一时。那些在边塞征伐中起家进入仕途的文人,又给大顺朝堂注入了一股刚健质朴的清流,使得大顺形成了一种迥异于前朝的全新士林之风。

  从那时开始,顺朝士人皆以身配刀剑、手铳为荣,人人习武纵马,都以扬威异域、建功绝域为理想。

  自然,这之中也不免造成些许较坏的影响:例如顺朝士人一言不合就以决斗相见,因私斗而死的士人,每年不下数百人。

  械斗成风,跋扈、夸富、好斗、攀比也成为了士林一时风行的重要潮流之一。

  所以当沙州大捷不久以后,僧格浑台吉的弟弟葛尔丹,突然联络雪区反顺的僧俗各界发难,将顺军驻扎拉萨的制将军米剌印刺杀,兴兵叛乱时,立刻就引起了西北士人的强烈震怒。

  当时投入米剌印幕中,一起到拉萨驻扎的关中名士、秦中士大夫,约有四五十人之多。

  这些人大多是陕西、甘肃两省的名门望族出身,都以投入米剌印的麾下远征雪域为终南捷径。

  他们都以为以大顺军的兵锋之盛,这次驻扎拉萨,又是以大军临小邦,毫无危险可言,怎么预见得到自己会撞上葛尔丹这样一枚杀星?

  米剌印系天方回教徒,本来就和雪区的喇嘛僧侣不和。他还携带了大批士人同到拉萨驻扎,这些秦中士大夫多数缺乏实干才能,所以才混不上正途官职,只能走幕僚起家的道路。

  偏偏米剌印本来就是明朝土司出身,对这些士大夫的巴结讨好渴慕非常。他虽也是西军一大名将,战功赫赫,可到拉萨以后却沉迷于同这些士大夫们把酒唱和,陶醉在雪山风光、写诗创作里。

  完全疏忽了雪区僧俗对于顺军驻扎的强烈反感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