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域幅员辽阔达二万里之多,顺军西出嘉峪关以后,就要面临无数连成大片的流沙土地。

  千里远征,悬粮于外,后勤的补给已经达到万分困难的地步。

  更何况西北水土艰难,气候更为绝苦,士卒一旦出关,就要面临自盛唐以后,汉人几乎将要有千年未曾踏足过的陌生土地。

  即使是饱学鸿儒,翻遍史册,对于西域世界也是两眼一片白。毕竟各种汉家史册上记载的西域世界,已落后于世界几百年。

  自唐宋以后,汉家对这片曾经熟悉的土地已然完全陌生。这近千年来,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宗教的纷争、民族的变化、环境的衰朽、商路的改变,汉人多数一无所知。

  在嘉峪关之外的世界,的确是茫然的土地。

  远征军们因此常常受到陌生环境中陌生敌人的袭击,由于不了解土著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不少顺军将领强硬地生搬硬套内地政策,也激化了许多矛盾,造成了更多冲突。

  第一次瓜州之战的失败,不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吗?

  张国武在沙州大捷以后,穷追敌兵不舍,终于尽报此前关西顺军被屠杀于瓜州的惨败之仇。

  可是由于不熟悉关西地区的地理风土气候环境,顺军在战斗中死伤并不多,反而是在从当金山口返回沙州的途中,由于遇到沙尘天气,士卒掉队之多,竟然还达到了同准军作战伤亡的两倍以上。

  这样骇然的数字,实在惊人。

  当李懋亨和张国武长途跋涉,备极艰辛地回到沙州城以后,大顺军所有士卒才都长出了一口气。

  这些骁悍无敌的西军勇士,面对准部铁骑毫无畏惧,现在望着极西大地的片片流沙,却流露出了胆怯、恐慌与迷茫的眼神。

  顺军真的能够征服这样一片土地吗!

  对准用兵以来,大军常悬于外,万里转运,西北三省百姓为之骚然,一方工商因之萧条。朝中大臣,请求皇帝停兵罢战、劝谏李来亨停止远征西域的弹章,简直多如繁雪。

  许多人都重提了明朝时对西域的经略之道,认为根本没有必要穷极人力物力,远出关门,长驱绝域。

  只需要利用夷狄的内部矛盾,采取拉一派打一派的分化手段,以外交怀柔为主,以夷狄制夷狄,自然不烦大兵,便可以消除漠西蒙古诸部的威胁。

  同时还有大臣提出,西域诸城,都依赖于同中国进行商贸。只要我朝将一切军队、商旅、人员,全部撤入关内,然后彻底封闭嘉峪关,不同西域通商往来。

  则彼处人民,一定支撑不住,将会为了恢复通商权力,而自动起兵驱逐准部。

  如此也是不烦每年上千万两的巨额军费,就可以收到平静西北的效果。

  但这自然同李来亨的个人意愿不符,而且也引起了许多秦人勋臣的不满。

  秦人勋臣多是武将出身,大多熟悉戎马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