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二章 远大的目标_材料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宇在内的上级领导的英明神武,随后才话锋一转。开始了人们期待已久的“然而”句式:

  “然而,从总体上看。因为种种历史原因的限制,我国的汽车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汽车工业水平,而汽车发动机的水平又落后于汽车工业的水平。具体到轿车用汽油发动机而言,近十年来我们虽然引进了一些国外的技术,但这些技术都是国外十多年前的水平,许多技术指标已经落伍。比如。在配气系统上,国内引进的技术都是单项置凸轮轴或顶置气门、化油器式,而且在引进后压缩比也有所降低,而这些技术在国外已经全面淘汰……”

  秦海摊开一个笔记本,不停地记录着王凯华的发言。由于事先做过足够的功课。他知道王凯华说的东西都是对的,虽然有一些习惯性的套话,但所提出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

  在场的众人显然也都赞同王凯华的分析,在他长达半小时的讲话结束之后,众人毫不吝惜地给予了他热烈的掌声,更有熟悉一点的人还对他点头称赞着:

  “老王,讲得不错!”

  “王总有见地,不愧是老汽车人!”

  接下来发言的,是华青大学汽车系的一位教授,名叫蒋海林。他从国外汽车发动机的发展趋势谈起,说到面向21世纪的新型轿车发动机开发应当重点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汽缸数量和排列方式、换气方式、结构与重量、燃油经济性、排放控zhì、可靠性等等。专家说话比企业领导的水平又更高一畴,在蒋海林发言的时候,非但秦海在忙着记录,坐在后排的那些工程师、技术员们也都拿着本沙沙沙地记录着,生怕错过什么重要的内容。

  “目前,美国电子控zhì喷油系统的装车率已经达到了100%,德国超过70%,日本超过60%,而我们国家则是刚刚起步。要解决电子喷油技术,涉及到电子、材料、加工工艺等各个方面,仅靠一家企业单打独斗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由国家牵头,企业和院校充分合作,才能取得有效的进展。”蒋海林字正腔圆地说道。

  “我打断一下蒋教授,请问咱们华青汽车系对电喷技术有没有研究?”杨新宇插话道。

  “当然有,我们一直都在追踪国际先进技术。”蒋海林答道。

  “如果要把这些研究转化为实际可以进行应用的技术,需要什么条件?”杨新宇又问道。

  “资金!”蒋海林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目前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希望建立一个电喷技术实yàn室,报告打到学校,就被驳回来了,说是没有足够的经费。王总、袁总他们倒是表示过愿意拿出一些资金来支持我们的研究,但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说到这里,他向王凯华、袁龙升等人微微点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