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总结奏报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究是担当不够!”朱由检暗自叹息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失望,随即有飞快消失不见,不曾被人看见。

  崔呈秀看的不错,朱由检的确对他有些失望。早在前些时日,他就将这次会议的一些大致事宜和进程下发下去。

  然而,此刻崔呈秀还是没起到宰辅的作用,没再皇帝愣神的情况下,主持会议,而是大声询问皇帝。

  这虽然没错,但显得他非常没有担当,不能做主处理事务,让他当个大学士已经是极限,决不能再进一步,放在首辅的位置上。

  脑中虽然闪过这么多的念头,但丝毫不影响朱由检说话,他看了看刘若愚,然后说了声开始吧。

  “朝会开始,各部奏陈部务。”刘若愚喊道,他的嗓音一如既往的尖利,但却似乎多了些什么,变得更加圆润一些,没有了以前那种刺耳的感觉。

  “老刘有了些变化啊!”朱由检疑惑的看了对方一眼,然后没放在心上。

  时间在不断流逝,经过一段时间后,人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些变化,他不就是如此,去年刚登基的他和此时的他就有很大的不相同。

  吏部尚书周应秋深吸一口气,战出班次,六部中,以吏部为尊,六部发言,自然是他先开始。

  说实话,对于这种总结性发言,他有些发憷,不知道该说哪些,不该说哪些,大明很大,一年下来,发生的事情非常多,要从中挑选总结,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就算仅仅局限在官员当中,也很难理清楚,什么是重点,更何况还要所谓的总结,总结什么?

  这里面似乎有很深的水,周应秋有些把握不住,但此刻到了他发言,他还是要站出来。

  “乾圣元年,目前有文官两万三千八百四十一人,武官八万一千二十四人”吏部既然是管理官员的,那就从官员着手,周应秋开始列举目前全国有多少官员,增补了多少,致仕了多少,一样样的,都很清晰,有数字可查。

  说实话,念叨这些数字时,周应秋十分感谢阁老崔呈秀,若不是他频繁被皇帝打回来的奏折,吏部还不会有这么详细的数字,虽然各地反馈回来的数字皇帝似乎没用上,但却让吏部的工作顺畅了很多。

  大致诉说了一番,他话锋一转,又转到了考成法上了,如今已经到了十一月下旬,被称之为‘上计’的考成早就开始了,往日的一些反馈也都到了吏部,这些也成立周应秋的材料。

  “考成法自颁布后,便开始实行,成果显著。”周应秋慢慢说着,然后又是很详实的数字出来,比如各地受到申饬的官员数字,公务完成成情况等等,看起来很有些东西。

  考成法虽然主要是都察院在监督,但最终反馈还是汇总到吏部,谁让执行巡抚处罚的是吏部呢。

  最终这些汇总,就成了周应秋的汇报,这也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