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7章 完善建制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7章完善建制

  建武四年,西元1725年。

  八月初。

  大明南京紫禁城,自奉天殿的首次朝会之后,内阁以及中枢各部院都已迁往紫禁城办公。

  华盖殿,朱怡炅正与自己的阁部大臣们在此议事。

  王礼说道:“陛下,而今国朝初立,百废待兴,这太常寺也该重新立起来了。”

  梁文煊跟着点头:“太常寺确该复立,《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吕犹龙也说:“陛下不喜祭祀,觉此劳民伤财,此为常理。但今天下欲兴仁政,开辟盛世,前提还是唯四字尔:敬天法祖。”

  敬天法祖,即敬畏上天、尊奉祖先。

  《明史》记载:“敬天法祖,无二道也。”

  朱怡炅的乾清宫所挂牌匾,写的也是这四字真言。

  这并非在搞封建迷信,也不是在刻意彰显皇帝威严,只是这个时代最朴素纯粹的信仰价值观。

  不但如此,即便到了后世,这四字真言也仍旧在不断影响着后世社会。

  所以,这四字真言为核心的外在体现不能丢弃,否则国家就得陷入混乱。

  礼乐崩坏听没听过?

  朱怡炅仔细思量片刻,随即点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此,那便恢复太常寺及其主管祭祀。但祭礼必须改革,祭祀既是为国朝百姓祈愿,怎可肆意铺张浪费,劳民伤财?”

  不能劳民伤财,这是朱怡炅提出要求。

  “臣遵旨!”

  四位阁臣都没有什么意见。

  皇帝要改革祭礼,这是应该的,因为现在的祭礼确实繁琐,看似恢复古礼,但却极为劳民伤财。

  而且,这还是前明嘉靖帝造的孽,就拿祭祀天地这个来说,原来明初的天地坛确实是分开的。

  老朱开国,便是依照古礼,于夏至、冬至分别前往紫金山南北去祭祀天地。

  不仅礼仪极为繁琐,还来回两地跑大老远。

  老朱只去了一次就受不了了,当即做出改革,将天地坛合为一处。理由就是天地如父母,哪有子女分开祭祀父母的?

  不过老朱本意应该还是为了缩减祭祀耗费,不搞重复祭祀,也可以减少劳民伤财。

  朱棣迁都北京后没去改自己老爹定下的祖制。

  直到嘉靖来了,为了跟杨廷和所属的文官集团争夺话语权,愣是搞出了大礼议。然后就把原本的礼仪祭祀统统改得是乱七八糟,其中一条就是天地坛重新分开祭祀,继续遵循古礼。

  嗯,劳民伤财。

  嘉靖嘉靖家家净,还真不是在故意黑他。

  只这个,至少也得改回老朱定下的规矩,而且理由充分,遵循祖制。

  不过,这些都是后面太常寺该干的。

  如今,既然太常寺要复设,朱怡炅所幸也一并下旨:

  着内阁全权设立太常寺、宗人府、太医院,钦天监正式并入大明科学院下属天文馆,原钦天监官署改为大明科学院官署。

  这道旨意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