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6章 一揽子计划(2)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要做好大明的官儿,就要讲一个人情世故,毕竟官场不比战场,打打杀杀的粗鄙之事,文官是不会做的,他们更擅长背地里下绊子。

  前线吃紧,后方紧吃。

  官大一级压死人,这道理是很露骨的。

  可是想要讲人情世故吧,就少不了利益输送,然而大明所定官俸和待遇,又都是很低的存在。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深知官员的德性是什么样的,操守是什么样的,既用着这些官员,又压着这些官员。

  只是太祖一朝的情况,并不适用于后继之君,毕竟不是所有的大明皇帝,都像太祖皇帝朱元璋、成祖皇帝朱棣那般,是马上皇帝。

  给大明官员所定官俸过低,就会催生出贪腐,叫越来越多的官员,逐步选择和光同尘,最后演变成大明蛀虫。

  当然…就算将俸禄定的再怎样高,该出现贪腐的情况,依旧是会出现的,毕竟人性本就是这般复杂。

  崇祯皇帝之所以明确提升大明各级官员的俸禄,更多的是想保证那些不愿和光同尘、愿意去做实事的官员群体,与此同时,在推动各阶段的吏治整顿时,揪出那一批批贪官污吏时,能够捧着绝对的大义。

  杀你,是因为你贪了!

  在维新变法的初期阶段,没有正式宣告结束前,崇祯皇帝要保持这种竞争性,以确保两套文官班底,都能达到为他所用的目的。

  “都好好的想想吧。”

  虽说是民储仓,但是监察也好,运行也罢,都要按照国朝的标准来定,谁要是敢将歪心思,放到民储仓一事上,那大明的律法不是摆设。”

  殿内安静极了。

  叫外朝的文官群体,与内务府的文官群体,相互间对立起来,竞争起来,这是崇祯皇帝一直在做的事情。

  “没错。”

  不过朕却不这般看。

  粮食保障,是一个体制健全的国朝,必须要全面考虑的事情,一旦说粮食保障敢出现问题,那不管先前发展的多好,都会导致混乱的发生。

  崇祯皇帝应道。

  仅仅是在北方诸省治下,脱产群体的规模在不断增加。

  “继续聊揽储粮食一事。”

  叫内务府的压力很大。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看向钱肃乐他们,语气淡然道:“尽管红薯、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开始在北方诸省逐步试行推广种植,各地赈灾行署也在积极整顿水利设施,这都能叫各地粮食产量,得到相应的增幅。

  都是大明的官员,难道在外朝有司任职,就比在内务府有司任职,要高贵吗?

  压力谁都有,朕也有,这些时日忙于各项政务,军务,就一直待在乾清宫,可是朕想问问诸卿,你们辛辛苦苦做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叫旁人议论呢?”

  “内务府虽说是总揽宫廷事务,可是朕却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事情,叫外朝的有司衙署去办,不是找这个理由推诿,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