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六章 价值不可估量的农业希望!_大明王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辅以当地风土人情介绍,认为记传中的“耶婆提”即今美洲。

  但此说尚存较大争议。

  还有个说辞。

  和下西洋的主角郑和有关系,2014年,英国历史学家孟希斯宣称,发现一张六百多年前的中国古代航海地图(《坤輿万国全图》),为郑和所绘。

  上面绘有美洲大陆的细部图,而这个时间推算,正好是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段(公元1405年至1433年),他认为郑和才是真正航行到美洲的第一人,比哥伦布早了七十二年。

  持这种说法的学者并非只有孟希斯一个人,甚至有学者认为哥伦布远航可能就是以郑和绘制的航海图有向导的。

  不过无论这种说法是否可靠,至少这一次郑和下西洋,没去到美洲。

  所以番椒、番薯和苞谷被带到亚洲,应该是沈熙礼口中的“据说”的情况,是亚洲这边一些犯了重罪流浪海外多年后,他们的后人从美洲带回来的。

  很有可能。

  毕竟当下的亚洲,中华文明是领先于全世界的。

  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找到了辣椒,这就意味着可以在大明广泛种植,开创川渝火锅宗派,并且研发豆瓣酱——没有豆瓣酱的回锅肉是没有灵魂的。

  麻婆豆腐,鱼香肉丝这些名菜,都需要豆瓣酱。

  而且辣椒也是一味中药。

  至于苞谷和番薯,因为它们对生存条件的超高适应性,又有比较高的产量,大范围种植后,是解决大明人口爆发之后带来的粮食不足的隐患。

  这是大明走天朝上国走向世界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这是农业是希望。

  尤其是番薯,什么烤红薯只是逛街神器,当番薯大范围种植以后,它的高产量和高淀粉已经超高的环境适应性,绝对要成为国家农业的支柱。

  没办法。

  当下大明的农业水平,还不允许自己去搞杂交水稻,推广番薯是最有效也是最快见效的方法。

  压抑住内心的狂喜,黄昏拍了拍沈熙礼的肩头,“老沈啊,说句实在的,就凭商船找回来这三样东西,咱们时代商行,你沈熙礼的名字,我黄昏的名字,都将注定会留在史书之中,人奋斗一辈子,不就为了这么个目的么。”

  青史留名,四个字。

  说起来很简单。

  但要知晓,在中华这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书中,要想在其中留下只言片语,哪一个不是鱼龙者,没点能力和才华很难做到。

  有能力和才华者,还要超高的运气才有可能。

  而让大明提前进入温饱时代的时代商行,以及时代商行的掌舵人沈熙礼、黄昏,这两个名字也将被后世永远铭记。

  这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沈熙礼的眼光当然卓越,不过那是在商贾一道上,在农业方面他没有黄昏的上帝视觉,最重要的是他还不了解番薯和苞谷的价值,闻言很是惊诧:“就这三样东西,就能让时代商行,你我的名字一起写书史书,东家你怕不是在逗我玩。”

  黄昏也不解释,问道:“这些东西放在何处?”

  “时代商行。”

  “走,去看看,对了,带了多少回来?”

  沈熙礼答道:“番椒大概有七八十个,番薯有二三十个,苞谷有十几个。”顿了一下,“买这些东西,花了近百两,才让别人忍痛割爱。”

  黄昏耸耸肩。

  无所谓。

  虽然百两银子相当于六七万软妹币,但这个简直血赚好么。

  它们带来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价值连城都不能形容。

  大明王冠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