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14章江总去哪了_重返199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室里再次认真了起来。

  销售部表示:想要从根源上解决订单量分散,货轮无法满载的问题,其实还是要从订单上下功夫。

  现如今跨国邮寄和跨国物流的苗头刚出现不久,而世界贸易的大门也是刚刚打开。

  很多人对跨国物流的业务需求并不是很高,甚至是没有。

  从一个国家往另一个国家输送物资的,多半是那些跨国贸易公司或者是一些足够大的集团公司及上市公司。

  且这种需求量并不是持续性和周期性的,拥有很多不固定的因素在。

  这种现象导致了物流订单的分散,而时间期限也促使了码头和货轮还没有达到满载的情况就仓促出行。

  有时候,甚至一只货轮空着半只船跑一趟,利润自然就无法实现最大化。

  如此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就清晰了。

  首先,要想办法让更多的人有跨国物流的业务需求。

  其次,就是湄港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让那些大型的集团公司或者是跨国贸易公司的物流订单集中起来,并且从周期不稳定变的稳定。

  比如,每月一次,或者每两个月一次。

  加大订单量,稳定订单发货的时间和交接时间,就可以更好的让运营部做出规划。

  这么一来,就可以更好的在码头为货轮分配货物,实现满载出行把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就能实现。

  白承恩听的津津有味,示意这位销售部的部长说下去。

  而那位销售部的部长似乎说了一段后也不再怯场,开始继续发表了他的看法。

  经过两秒钟的沉思和调整,销售部的部长再次开口。

  他表示:湄港针对于一些周边国家分散的码头,可以适当采用“刺激”性消费法则。

  比如他们在固定时间内发送一些货物,或者是订单达到某种重量以后,可以进行打折和优惠。

  而湄港则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投放广告,让一些“散户”知道湄港设立在全球各地的码头到底有什么作用。

  最起码比起空运,海运的费用就明显要便宜多了。

  尤其是大件的物资。

  比如一个美國的居民想要给他华夏的侄子邮寄一台电脑,通过航空运输的方式可能需要上百美金。但是如果通过海运的方式,可能仅仅需要不到20美金。

  而时间上的差距,也不过仅仅十天左右的时间而已。

  湄港的这种业务目前只有各国的正府和一些大型公司知道,普通的老百姓却不知道,这其实才是造成第一种原因最大的痛点。

  白承恩摸着下巴,听的越来越认真。

  思考片刻后大手一挥,立刻同意了这位销售部部长的建议。

  并且让李燕批了10亿湄港币的资金给他。

  白承恩告诉那位销售部长:集中订单的活动以及广告的事情就交给销售部来做,三天后拿出执行方案,半个月要见效果。

  接下来,会议又讨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