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8章 春熙路上_情满31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印在脚下无声无息地被岁月踏出,沿着一条长长的青石板路蜿蜒前行,宅邸、府第、民居、客栈、商铺坐落两侧,房上的青瓦错落有致,与武侯祠现存的清代建筑融为一体。徘徊其间,黄包车错身而过,顾盼悠悠,茗香扑面而来。过去的日子,正慢慢地倒回来给我们……”

  因为不好找停车场,我和陈思佳就打车去了锦鲤。

  下了车,我们顺着那古朴的青石板走进巷子里面,看着平仄低矮的房子,眼睛触摸到古建筑中特有的滴水檐,仿佛走进了优美的神话传说。

  屋顶上小巧而雕刻着花纹的黑色小瓦当,在经年雨水的冲刷下,盖上了一层薄薄的青苔,深绿而暗黄,似在向懂它的人诉说着忧郁和寂寞。

  成都,锦鲤,如一幅淡雅从容的水墨,每一点着墨每一处渲染都极具韵味,于淡雅处见精巧。

  又似精雕细琢的工笔,每一处线条每一个细节都风流细腻,于精巧处见淡雅。

  唐代诗人卢照邻曾经描述当年锦里的繁华:“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对于成都来说,锦里不仅是一条适合怀旧的古街,许多人在这里可以找寻到美好的回忆。

  要是在白天,阳光总是知人心意,将锦里的热闹映衬得更加多彩多姿。

  站在街上看挑担子的手艺人捏个泥人,在色彩缤纷的店铺里买匹蜀锦,在热闹的戏台下看一段变脸,仿佛借一匹蜀锦便可以织出壮丽山河,听一段川剧便可以演尽离合悲欢,饮一碗烈酒便可以加入桃园结义。

  锦里就是这样一条充满传奇的古街,分明在繁华的红尘之内,又有着红尘之外的悠然。

  是啊,成都是一个有着600万人口的都市,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也有顶着鱼鳞瓦片、木板墙壁的老民居。

  常年在外跑动的我,看惯了一个模子出来的盒子一般的高楼,我更像看到一个城市历史的痕迹。

  听惯了电视里标准的普通话,到了成都,我最喜欢听的还是那一口乡音:“好烦”、“飞飞儿”、“日不拢耸”“惊风火扯”、“耙耳朵”、“雄起”……

  类似这样的成都方言,一方面让我对这座城市的怀念,另一方面感觉这语言如唱歌一般有抑扬顿挫的美。

  走在锦鲤的青石板路上,安晓敏小声地说:“向云天,在这里,我老是在想,人生磨难,千奇百怪,在世尘里,百千夜尽,谁为我化青盏一座,谁倚门独望过千年烟火;或许我们这一相遇,你的容颜便在我心中如莲花的开落,残阳徽墨,细语微澜,几首仰天,一瞬间开遍漫天的烟火。”

  我微微一笑,轻轻抓住安晓敏的手:“真是老师,看不出来,你挺有感触的嘛?很有诗意,很有情调。如果有一天我单独一个人来这里,我会想,你是否还端坐在这里的长亭,芊芊玉指,卷着和风的温润,画青天一角,起湄水之滨。若我只是你可有可无的烟火,可不可以不让我破碎?看不到故事的结局,烟雨古城,有谁为我等?花无声,落满地,可知伤了谁的情?碎了谁的心?岁月的那一抹嫣红点缀了一世春秋;烟火的那一束流光踏碎了刹那芳华。”

  【作者题外话】:尊敬的读者朋友,感谢你一直以来的陪伴,感谢的鞭策和鼓舞,请你对我的书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吧,你的每一条建议都是我写好这本书的无限动力,你阅读的每一个字都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我一定会努力把这本书写好,写出自己的思想!请赐予我金票和银票吧,谢谢!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