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章 炼药(求评论!)_山上种田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面例子。

  不胜枚举。

  不仅是他,除了那群性命不久的权贵门阀以及妄图长生不死的邪门歪道外,绝大多数道家门徒都保持清醒,不会深涉。

  即便真武山自己,龙虎大丹也是数年才开一次炉,而且据他们说,此丹配方药草居多,铅汞只是辅药,不过二三味,与身体无伤无碍。

  可见在丹鼎一道上是如何小心翼翼。

  这些只是闲来瞎想,与他手下这次配制的药散毫无关系。

  他这个是纯药材调制,相当于上辈子的中药,效果如何先不谈,起码毒副作用在以往的成例中不算太多。

  根据记忆,无非就是气虚过火,鼻头溢出鲜血,亦或者腋下生汗,足下扦皮。

  都是些小问题。

  以陈屿现如今的体质,这些副作用虽做不到无视,却也无需过于担心。

  咚!

  把最后一份药材捣碎,他拿着事先备好的黄纸,将眼前的药粉倾倒在上面。

  与其余几种研磨完毕的放在一起。

  然后涮锅…涮鼎开炉。

  厨房通风一般,为了避免被烟熏火燎惹得憋气难受,陈屿干脆大摇大摆在庭院中的空地上开始了这一次的配制。

  烟尘散去,火焰燃起。

  鼎中逐渐升起一些水汽。

  拿手伸进去抵在底部——此世的药鼎和一般的食鼎有些不同,后者因为要煮汤做饭,所以底部很薄,温度上升快。

  而药鼎由于得熬炼药性,所以下有两层,中间隔了一段,所以此刻温度徐徐上升,谈不上灼手。

  还行。

  估摸着温度,陈屿放入第一份药粉。

  铺在鼎中,摊开来,用石杵碾得薄薄一层。

  噼里啪啦!

  火舌舔舐得愈发凶狠,鼎中的温度也上升到了一定程度。

  于是他又放入另一份药材,却不是粉末状,而细碎如黄豆大小的颗粒。

  合上鼎盖,添了把火。

  这是他第一次炼药,但前身帮着老道士开过好几次炉,那几位师兄师弟的药都是前身熬的,自然熟练。

  很快,鼎内传来细微的崩裂声。

  “该下橘银果了。”

  说来有趣,明明是炼药,却被他整的像在做菜。

  洪!

  果子刚下,就堆了一把猛火,瞬间炎光炸裂在鼎下,烘烤得整个铜鼎都泛上了淡淡红晕。

  一份又一份,掐着时间,期间有几次差点儿出错,好在问题不大,都及时放了下去。

  等到最后一份药材下鼎之前,陈屿掀开鼎盖,扬了半瓢井水下去。

  咕噜咕噜。

  鼎中发出声响,很快就沸腾。

  接着他直到声音渐渐小了,这才开始退火,将三足间的柴火抽离熄灭。

  又等了两刻钟,铜鼎自然冷却。

  带着几分好奇,陈屿上前打开来,旋即只问到一股子冲鼻的药香,这香气浓郁无比,直熏得人想吐。

  咳咳,挥手驱散,他赶忙将鼎盖重新扣好,深呼吸几下,这才缓了过来。

  不过正是这股子药香让他知道自己本次的炼药并未失败,鼎中剩下的那一锅黄澄澄、好似蛋炒饭一样的玩意儿,就是他要的白云散。

  只是陈屿没有停下,转头又开了第二炉。

  起火、装药。

  临到末尾该掺水时,这一回却又有了些变化。

  他将灵液泼了一些下去。

  感谢书友指出,第十三章采买一节,关于货币兑率有些问题,简单的小学数学作者都弄错了

  更改后:一两白银=10钱碎银=100厘细银=2000铜子。而一两黄金最多可换二十两白银。所以才有了那句“一百两黄金,至多两千两白银”

  和现实世界不同哦,

  这个兑价往后还会用到,所以……感谢,再次感谢,这种低级错误是绝对不能容忍的(ω

  我反省,我检讨。

  除此外,涉及货币情节更改如下:

  1.和平时期肉包价格上调,2文4文

  2.猪肉馅大肉包价格上调,1文2文

  3.力夫工钱上调,200文400文

  以上均已修改。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