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八章 力挽狂澜的李斯_秦时天行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迎出,带入新都咸阳。

  最终复居甘泉宫。

  ……

  ……

  同年,数月后。

  当秦国国内的泾渭河渠灌溉工程,接近竣工阶段时。

  总工程负责人韩国人郑国,其另一层身份秘密,被人再度刻意挑拨起来,大肆宣扬种种传言。

  言及泾渭河渠竣工放水之日,便是水淹关中地带之时。

  与此同时。

  众多秦国嬴姓赵氏王族成员,在秦王赵政面前拱火,刻意挑出种种外国人入秦做官的坏处。

  决口不提其中好处。

  欲试探将秦王赵政趁机扳倒,试图重新夺回秦国君王的权利。

  尚且年轻的秦王赵政果真上当。

  在秦国一众嬴姓赵氏王族成员的挑拨下,不顾众多大臣反对,悍然发布逐客令,强行驱逐秦国境内所有非秦国本土的官吏。

  也正是因为如此。

  在短短两三日时间之内,秦国朝堂的政治体系以及国家掌控力等,轰然陷入到瘫痪状态。

  秦国根基,不攻自破。

  恰逢此时,刚刚才在秦国崭露头角的李斯,不甘心自己被驱逐,白白浪费这么多年来的辛苦努力拼搏。

  随即提笔舞文弄墨,书写文章。

  以过去种种真实历史为例子,从侧面进行旁敲警示,书写出一篇文采斐然,流芳传世的经典文章。

  【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

  【……,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待李斯书写完毕,将其交付于蒙恬之手。

  言及亲自转交于秦王赵政。

  “希望大王能回心转意,收回王令。否则……!”李斯上了自己的马车,透过窗户,眺望向越来越远的咸阳城大门。

  静静凝视眺望片刻。

  他忽然挥手放下手中车窗帘,不再犹豫,心中下定决心。

  “若不撤销【逐客令】,那这秦国,不来也罢!”

  “将来必然会因此自取灭亡。”

  马车内部。

  李斯闭上双眸,端坐严正,表情肃穆,平静出声对自己随从吩咐道:“出发,去函谷关。”

  “我们离开秦国。”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