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纣王杯酒释兵权,苏护摔杯反殷商_位面之狩猎万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自的门路,向朝中官员打探过大王召天下诸侯入朝歌的目的,但是一无所获。

  少数几个猜出‘黄少宏’真是意图的重臣,如‘商容’、‘比干’、‘姜子牙’等,却心怀忠义,俱都守口如瓶。

  是以这些诸侯倒现在为止,也不知道商王让自己来朝歌是为了什么,都心怀忐忑。

  此时一听‘姜桓楚’问了出来,便都朝‘黄少宏’看来,等待这位大王的回复。

  ‘黄少宏’其实正想说这个话题,当即笑道: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朕担心你们会造反啊......”

  ‘纣王’第二次语出惊人,刚才说在酒里下毒,如今直接言明担心诸侯造反。

  一句话,让天下诸侯再次色变,上千诸侯之中,有一多半起身跪在案几之后,对着‘黄少宏’叩拜,都表示自己一片忠心,其中以西伯侯‘姬昌’表现的最为激动。

  ‘黄少宏’心中冷笑,影帝啊,若不是知道这老头心有反意,说不定就以为他是个忠臣呢。

  冀州候‘苏护’却没有如那些诸侯一般激动,只是淡淡说道:

  “若陛下以仁德治天下,天下人人感恩,恩服四海,又有何人敢反?”

  这话虽然没有明说,却好似在说‘纣王’做贼心虚,乃是自己不仁,所以才会有这种顾虑一样。

  ‘黄少宏’心里冷笑,冀州候此言看似有理,实则都是狗屁,古今帝王仁德者,不过三皇五帝,也就是没有能超过这几位圣王的。

  其中‘舜帝’被誉为华夏道德文化的鼻祖,其提倡‘德为先,重教化’,乃是推动人族由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推手,《史记》中赞他:“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另外‘舜帝’还是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的主角。

  这样一位‘仁之标杆,德之鼻祖’,开创仁德施政的一代人王,实际上却很可能是造反篡位才登上的人王宝座,并非人们孰知的禅让。

  这可不是笔者胡说八道,有一部历史上唯一留存,未经秦火焚书的编年通史,名曰《竹书纪年》,此书在远古历史方面要比《史记》更为权威,其中就记载了有关‘尧、舜、禹’三位人王的帝位传承经过。

  其中明确写道:“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意思就是‘舜’将‘尧帝’囚禁在平阳,自己取而代之,并让‘尧帝’与他的儿子不得相见。

  《荀子·正论》中说:“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

  意思就是有人说‘尧帝’将人王帝位禅让给‘舜’,这话是假的,是浅薄之人传的、鄙陋之人的说法。

  ‘韩非子’说的更加直白,他在《韩非子之说疑》中说道:“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这话不但说‘舜帝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