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斗转星移(2)_花落燕云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斗转星移(2)

  马妃灿然一笑,看了看我,才说:“殿下还记得我才是您明媒正娶的妃子吗?”

  我在数丈之外等了好一会儿,才看见朱允炆走过来。

  那朵红玫瑰早已被我取下,放到池塘边的一棵柳树枝桠上。嫩绿色的柳枝配上大红色的艳丽花朵,虽然美丽,但是始终让人觉得不够协调,别扭之极。

  朱允炆对我说:“她说话一向如此,你不必与她计较。”

  我说:“我怎敢与东宫娘娘计较?殿下多虑了。”

  朱允炆说:“蕊蕊,这个位置……”却突然顿住,说道:“时候不早了,我们速去速回吧。”

  我们从皇陵返回的时候,听到太原传来晋王病逝的消息。

  朱元璋在洪武三十年的秋天就已经缠绵病榻,虽然躺在床上,还能够看书说话,晋王病逝后,他的病情开始加重。

  今年只有三十二岁的晋王英年早逝,与心中的失望和所受的打击不无关系。

  自从朱元璋立皇太孙后,这个他最疼爱的儿子再也没有来过金陵。连续失去了几个儿子,经历数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朱元璋的健康底线终于彻底崩溃了。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崩殂于皇宫容华殿内,终年七十一岁。

  三日后,朱允炆登基即皇帝位,是为建文帝。

  我和其他女史身着素白色的孝服,跪在容华殿前,却听见容华殿内传来一片哭叫之声。

  一名相熟的太监一边抹眼泪,一边匆匆而过,我叫住他问道:“林公公,出什么事情了?”

  他面容悲惨凄切,说道:“凌宫人莫非不知道皇上有遗诏要旧宫人全部殉葬吗?”

  殉葬?!

  我极力回忆思索,只听说过朱元璋有遗诏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同时不准诸藩王回京奔丧、各自固守封地以防内患外乱的遗诏,那遗诏的内容我还记得:

  “朕应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固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今中者,推此令从事。”

  没有任何史料记载过朱元璋有遗诏要求宫人集体为他殉葬。

  我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所有旧宫人都必须殉葬,我也是其中一名。

  朱元璋已经忘记了自己对燕王五年之约的承诺。

  我却决不能在这里等死。

  我抬起头,眼前“容华殿”三个大字的匾额、朱漆的圆柱和精雕细刻的龙凤图案在丧仪的映衬下呈现满目狰狞。

  今天是五月十五,全国距离金陵最远的藩王也该收到皇帝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