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产水稻_大明工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段时间了,在这期间亲手杀掉的建奴也有三十余众。”单单是曹变蛟身上的这份战绩,就足以让他在军中拥有更高的地位。但是一直以来,曹文诏为了能更好的磨砺自家侄儿,他就一直压着曹变蛟的功勋,不让他离开自己麾下。看着脸上带着憨笑的侄儿,曹文诏这神情中也浮......

  下九章预览:...集有关风速、湿度、火药量等客观变量,这对于你所讲的射击精度存在着什么联系吗?”“像火药量的控制,我还能理解为火炮弹丸射出的远近,可是你最近提出的力学三大定律、风速湿度、等新的客观变量,这对于我们的科学研究有什么参考依据吗?”作为大明顶尖的科学家,尽管说焦勖在现有的科学研究中,已经拥有了属于他的地位。但是科学是学无止境的存在。现在大明的科学体量,仅仅不过是后世科学体量的沧海一粟罢了。借助这次火炮射击精度的标注,马由桂便顺势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以此来奠定坚......

  下十章预览:...样的长辈必有,这的确是件幸运的事情。即便是马由桂以后要创建工业派,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与侍郎孙元化、大太监方正化他们间的感情。马由桂微微一笑道:“侍郎、方公公,我马由桂自接触过你们后,你们何时见过我冲动的时候?”“即便是我马由桂,没有领军上过辽东战场,但是我这心中还是很清楚建奴大军的实力的。”“现在建奴大军来犯我大明京师,这摆明了是发自内心的瞧不起我大明。”“如果说在这个时候,我大明没有一人敢前去迎战,那传出去实在是太丢人了。”“泱泱大国,怎能让地方......

  本章提要顺天府,良乡县。

  在这个大雪纷飞的时节,使得原本嘈杂的顺天府渐渐平静了下来。

  尽管说马由桂想继续改造顺天府的样貌,但是他手中没有那么多的棉花,这使得未穿有棉衣的灾民,其实并不适合在寒冬腊月下劳作。

  随着这半年多的治理,顺天府基本上恢复了以往的宁静。

  绝大多数的灾民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但即便是这样,还是使得马由桂手中聚拢着不下七十余万众的流民。

  对于这些流民的安置,马由桂在经过种种思虑后,决定真正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接连与东林党斗争博弈,尽管说每一次都挫败了东林党的阴谋诡计,但是这终究抵不过东林党的势大。

  既然是东林党能够在江南发展自己的核心势力,那么马由桂为什么不能趁此良机,在顺天府这等京畿之地,发展属于自己的核心势力呢?

  在理清楚这样的关系后,马由桂又整体规划了新的安排部署。

  依照着马由桂的发展核心来说,工业派的强大与否,才是自己以后能否掌握大权的根本。

  如果说想要做到这一点,那么在马由桂的麾下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追随者。

  追随者与治下百姓,这是两种完全的概念。

  前者代表着绝对的忠诚,信任。

  后者代表着相对的平和,稳定。

  或许说在平常时刻并没有太深的体会,可一旦面对生死危机,那么前者会坚定的站在马由桂的身后,而后者则会因为局势危急而争相奔逃。

  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势力范围,马由桂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纯洁自己的队伍。

  通过用造神的方式,用眼见为实的奇迹,让自己麾下的追随者变成独属于自己的狂信徒。

  在想明白这些观点后,马由桂首先就想到了最现实的计策。

  粮食啊。

  依照着大明现有的耕种模式,其粮食亩产不过两石左右,这相比较于后世的那种惊人亩产,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

  如果说马由桂能够将现有的这种观念给扭转,给自己身边的流民群体,宣扬一种自己能够培育出亩产八石的粮食,那绝对会引爆全场。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大明的百姓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可以亩产八石的粮食。

  但是马由桂心中有信心啊。

  只要把江南的水稻引种到北方,通过育苗的方法,提前对水稻秧苗进行培育,在用足够的肥料进行培育,那么亩产八石的说法就一定可以实现。

  惯性思维这东西,永远都是用来打破的

  展开+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