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08章 比武_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台或者没有再战之力便输;如果有异议,郑芝龙为最终裁判,同时也是比武的见证人。

  建虏输了,必须放弃朝鲜境内的人口和粮草物资,归属于倭国所有;

  同样,如果倭国输了,那么就任由建虏带走朝鲜境内的人口和粮草物资,不得阻拦。

  当然,这些约定的朝鲜人口和粮草物资,都是指目前还在建虏控制下的那些地方,已经被倭国接手的,就不包含在内了。

  就在当天下午,皇宫广场上,临时划出一块场地,用作比武场地。

  之所以这么急着比试,还是因为建虏不讲理,还在偷偷地迁移朝鲜人口和粮草物资,被一路过来的倭人代表发现了。

  另外,倭人代表这边,也怕不适应辽东的气候,又担心在辽东的吃喝会有问题,因此尽量速战速决。

  皇宫内的比武,一般人都没资格观战,只有建虏高层才有这个资格。

  福临小皇帝在场,布木布泰也戴了面纱陪着。还有多尔衮、代善、豪格和多铎就不用说了,洪承畴也在。

  这个时候,已经是夏天的尾巴,天气倒也还可以,不是很燥热。

  沈阳这边的风,也没有倭国的风大。

  倭人这边派出一人出场,有一点特别的是,这个人是用一把长刀和一把短刀。

  倭人这边自然不会介绍说这个人是谁,擅长什么,有什么名气之类的;

  但是,郑芝龙却是知道,从这人用刀的特点看,该是倭国非常有名的武士宫本武藏创建的二天一流的武士。这个人,很可能是宫本武藏的高徒。

  此时的宫本武藏,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是在这一年的六月份一命呜呼的。但是,因为蝴蝶效应之下,倭国的历史已经改变,他还没死,但也是六十二岁的年龄,因此没有赶来辽东,派过来的人,是他的得意门徒之一,寺尾求马助信行。

  建虏这边,对于出战人选,也是慎重考虑过的,最终派出了彰库,崇德三年封得巴图鲁。

  建虏的巴图鲁,就是勇士的意思,获赐巴图鲁名号的,在努尔哈赤时期共有6人,皇太极时期共17人。

  这时候的巴图鲁,还是比较纯粹的,就是作战勇猛的勇士。满清到了后来,也给文官统帅封这个,就不再达标巴图鲁就是武力高的了。

  郑芝龙对于建虏这边并不了解,不过洪承畴已经在建虏这边混了不少时间,倒是了解的。

  他陪同着郑芝龙,便低声给郑芝龙介绍了起来。

  这个彰库,成几次入侵关内,攻打南皮城的时候,第一个攻上了南皮城头,获得了巴图鲁的称号,确实算是一个猛将。

  不过这人在历史上最大的能耐,还是入关之后平定了耿精忠的造反,当然,那个时候,他的年纪都大了,是当统帅而不是冲锋陷阵之士了。

  此时,就见到寺尾求马助信行穿着一身软甲,先一步到了场上。

  随后,彰库则穿一身盔甲,防护严实,手持一面大盾,另外一只手握着一把腰刀,大步走到场中。

  两人就那么一靠近,顿时,这个子上显得很有差距了。辽东大汉面对倭人,有点像大人欺负小孩那种。

  只是看到这,建虏这边都笑了。

  求月票,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