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1章 楚庄王_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大明武官重新提高自己,以免尸位素餐,养一群没用的废物!”

  一听这话,堵胤锡不由得暗暗吃惊。皇上这一招,是还暗指那些武勋!这怕不是只为京营重整一事,而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啊!

  他不得不承认,崇祯皇帝说得这话很有道理。

  不要说那些武勋的第一代多厉害,可如今大明朝的武勋,基本上都是纨绔之辈,又有那位能上战场的?徒有虚名而已!

  那些人,也该是整顿了!

  而周遇吉等人听了,却是大喜。

  皇帝这么坚持,并且还说明了非皇帝当祭酒不可的理由,那就是说,这个事情基本就成了。并且这样一来,那些文官也怪不到武将头上,因为这是皇帝坚持的!

  并且,皇帝说得对啊,皇帝说得妙啊!皇帝说得理由充足,谁反对?

  于是,设立武备堂,皇帝当祭酒这个事情,至少堵胤锡是不反对了。

  至于其他人,崇祯皇帝也不理他们,只要手中握着军权,就算那些文官再能扯,还能翻了天去?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趁热打铁,直接和这几个心腹臣子商议起武备堂该教什么,这也是他为什么把袁时中传来的原因。

  一如刘伟超所言,武备堂的教学内容要从实际出发,博采众家之长,有正经的官军之战,也要吸收流贼的流动作战优势,还有根据后续装备方法的改进。

  为此,崇祯皇帝甚至都带了堵胤锡、周遇吉和袁时中他们去了兵仗局,先去看了下库房里面堆得满满的新式盔甲,以及部分用精钢打造出来的燧发枪。

  就目前而言,护甲已经能流水化式产出,产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但是,军械方面,包括燧发枪和火炮的产出,现在还在等镗床的大量应用以及蒸汽机的应用。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燧发枪和火炮的产量才能提高,质量也才能是最好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京畿之地的所有铁矿石全部要求送到京师,军器局的匠人,挑选技术好的,也都集中到京师,暂时都编入兵仗局内,扩大规模。

  并在将来合适的时候,再以这些人为种子,增设扩产。

  看着热火朝天的兵仗局,看着堆满了库房的新式盔甲,还有见到精钢为材料的燧发枪,试射之后,不管是哑火率的降低,还是射程,又或者精度的提高,都有了极大的改善,更不用说,火药方面的改进等等了。

  如此种种,看得他们不要太兴奋。让他们有一种感觉,皇上这是春秋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训练出一支精兵,再加上如此精良的装备,一旦出战,绝对是力压敌人的。不要说普通流贼了,就是辽东的建虏,想要对抗这样一支精锐,也绝对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不过话说回来,囤积这么多精良装备,花费的钱财,估计也是天文数字吧?

  难怪皇上之前抄了那么多家,敢情这钱都花到这方面了!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里还有科技的进步,降低了极大的成本。要不然,就崇祯皇帝那些抄家得到的钱财,也不可能产出那么多,并且质量还那么好的。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