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八章 伟大的念头_三国大气象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惊奇万分,都猜不透孙权这么做是想干什么。

  凌公绩,孙权做了这么多事,你们不知道吗?老将黄忠狐疑的看向凌统。

  凌统也是一脸懵,摇头道:这我们还真不知道,那丁奉乃孙权的心腹,必定是奉孙权之命秘密行事,否则不可能连张子布和6伯言他们都不曾提起。

  黄忠愈加困惑,不解道:孙权这个小贼,他带这么多男男女女,还有那么多工匠出海,他这是想逃往哪里?

  包括苏哲在内,所有人都对孙权的这一举动,深深的怀疑不解。

  不觉已近正午。

  钱唐城的火势渐渐熄灭,港口烈火也渐渐减弱。

  黄昏时分,所有火势都被扑灭,苏哲策马踏入了已成灰烬废墟的海港之中。

  立马岸边,远望大海,已不见片帆的影迹,孙权和他的舰队已经驶远。

  苏哲便用脑电波连接了气象卫星,在海面上搜索敌舰的影子。

  很快,卫星便往他的脑海里,回了高精度分辨率的卫星图象。

  画面中,果然看到近百余艘海船,正在浩浩荡荡的驶向浩瀚的海洋。

  不少海船的甲板上,甚至还能看到堆积的农具,以及一筐筐的粮食种子。

  孙权,你这是打算去哪儿呢?苏哲喃喃自语,眼眸中涌起深深的狐疑。

  去交州?

  不太可能,如果只是去交州的话,只需要带足够的粮草就行了,何必带那么多的种子农具还有工匠。

  要知道,交州虽然不及扬州繁华富裕,但也不是一毛之地,州中至少有百万人口,其中近一半都是从中原逃难去的汉人,先进的知识和生产技术都有,用不着孙权带先进的技术去搞开。

  去夷州?

  也不太可能,夷州那种地方,现下还是不毛之地,基本没有开过,根本没有足够的耕地供孙权和他这一万人生存。

  何况,与其逃到夷州,何不干脆逃往交州呢,那里至少还有百万人口,东山再起的难度系数不知要比夷州要高几个数量级。

  既不去夷州,也不是去交州,那唯一的解释,就是孙权打算率军远赴南洋了。

  扬州靠海,有数座海港都与南洋存在海上贸易往来,孙氏经营南洋那么多年,孙权应该知道,在南洋那般广阔的海域,存在着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岛国,拥有着可观的人口。

  以孙权的实力,在大6打不过苏哲,去南洋收拾那些土著,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且,历朝历代的中原统治者,都对南洋没什么兴趣,孙权逃往那里,才能一劳永逸的免除了被苏哲追杀的危险,从此过上高枕无忧的日子。

  苏哲思来想去,似乎也只有这么一个解释了。

  孙权也算是汉人,因为我的出现,历史被改变,莫非间接促使孙权提前去开南洋,把我们汉人的征服扩张到南洋不成,这么看的,这倒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苏哲望着茫茫大海,若有所思。

  孙权的远赴南洋,忽然间在他的心底种下了一颗种子,令他的眼光不再局限于广阔的大6,更放眼于那无边无际的海洋。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当然清楚,除了欧亚大6,在那浩瀚的海洋尽头,还有许许多多广袤的大6,还处于蒙昧之中。

  那些大6,不乏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许多地方的生存环境,甚至比华夏这片大6还要优越。

  只不过,因为技术和人口的限制,那些大6直至上千年后,才会从与世隔绝的状态中,进入到西方人的眼中。

  而西方诸国,也正是凭借着对那些新大6的征服殖民,掠夺了无尽的财富,才能成为整个世界的主宰。

  既然我来了,我有量子气象卫星,有整个世界的地图,数据库中还有那么多先进的技术没能读取,我为何不利用这些优势,带领着我的大魏,带着着华夏,征服开拓那些未知的新世界呢

  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念头,突然间在苏哲的脑海中萌生出来。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