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选择生_好莱坞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不但营运部的主管在讨好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人,连影院的值班经理得到消息后都跑了过来,凯文-哈兰德也凑上前去,堆起笑脸打了个招呼,尽管中年男人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他却觉得非常有面子。

  看着对方走出影院,凯文-哈兰德感慨,如果自己这一生能有他三分之一的成就,也心满意足了。

  叫做明茨的中年男人离开影院,一辆汽车立即驶过来停在面前,他拉开车门坐上去,对司机做了个开车的手势,然后掏出手机拨通一个电话。

  “你们忽视了一部影片!”他的话非常严肃,“从明天开始,马上做针对《电锯惊魂》的市场调查。还有,建立一个关于墨菲-斯坦顿的档案库,以后他上映的影片,都在CinemaScore关注的行列内!”

  挂断电话,中年男人又连续拨打了几个号码,话中频繁提及《电锯惊魂》和墨菲-斯坦顿这两个名字,似乎他和他的专业公司在这两者身上犯了极大的错误。

  他叫做艾德-明茨,是大名鼎鼎的CinemaScore公司的创始人!

  这可以说是全好莱坞乃至全北美最权威的电影市场分析机构,艾德-明茨的调查分析不涉及影片的艺术或者其他专业评分,只针对市场。

  对于艾德-明茨这个名字,普通影迷甚至资深影迷都无比陌生,只有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才知道他和他公司的能力。

  他从来不参加任何首映礼,好莱坞的权力榜单上从来不会出现艾德-明茨这个名字,但是他在过去数年对整个好莱坞电影工业做出了一个巨大贡献──他创办的CinemaScore电影市场调研公司为整个业界提供了无法估量的票房参考信息。

  不同于职业影评人或者媒体,CinemaScore完全以市场作为参考,往往在观众看完影片之后立即进行调查,根据这些观众口碑做出的评分也是最好的一线市场数据。

  CinemaScore的评分很容易理解,A即是成功,B就是还可以,比较满意,C就是坏消息了,意味着票房惨剧即将发生,一般刚上映的影片观众极少会给出C以下的评分,如果有影片拿到,基本意味着它根本不该出现在影院里。

  虽然已经年届六十,但艾德-明茨不仅没有退休的意思,还保持着亲自到影院看电影,体验一线市场的良好习惯,不过在观看众多主流商业大作之余,他也会挑选一些小成本影片观看。

  主流商业大作投资规模摆在那里,总有很多观众,就算CinemaScore发布数据预测准确,也无法吸引人瞩目,反而是乏人关注的小成本电影,要是从中找到佳作,并且做出合适的市场预估,影片票房最后爆发,反而更能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