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后一战(十)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架铳猛击,步卒也纷纷被调到壕沟一侧冲击顺军。

  在壕沟两侧狭小的战场上,清军和顺军、东虏和流寇,两军将士无不战斗到了血流漂橹的地步。掷弹兵实现突破以后,后方的步卒大队也都陆续填上战线,力求达成全面突破的效果,更对精锐的骑兵在两翼徘徊寻找战机,以虎视眈眈的姿态盯住了清军马队。

  即便是康大海这样的忠奴,看着智顺王藩下汉兵们填入战场的一瞬间,就死伤数百人,上百具尸体滚落到壕沟中,也不禁感到困惑和害怕:

  “王爷不留下一点种子,咱们藩下就打光了!奴才斗胆,还请王爷不要再上前了,流寇的大炮实在太厉害了!王爷再上前一点,万一有事,事情就全坏掉啦!”

  尚可喜的脸上没有一点犹豫和恐惧的神情,他带着藩下所有护卫驰入战阵之中,态度冷静地说:

  “流寇已到我军门庭,全局形势渐至危急,本王当年已背崇祯帝,今日岂能再背大清?”

  尚可喜将一支匕首藏在怀中,又命亲兵护卫们在营帐内准备好薪柴,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尚可喜甚至做好了战死沙场以殉大清,或者是自焚殉节的打算。

  康大海是东江镇老兵,他亲眼目睹过崇祯七年尚可喜借元旦之会,逮捕副将俞亮泰、仇震泰,然后掠广鹿、大小长山、石城、海洋五岛军民万余人,携麾下诸将、辖下五岛军资器械航海归金的一幕历史,实在无法理解,也难以置信,为什么现在尚可喜会做好为大清殉国的准备。

  但是不理解归不理解,康大海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普通护卫。尚可喜待他极好,远比过去辽东那些明朝大官要好,也比东江镇里沈世魁那一群骄恣跋扈的大将要好。

  康大海是一个忠仆,他望着尚可喜一张冷静的面庞,明白智顺王并非因为一时的激情而做好了为大清效死的准备,而是已有了十足的考虑。

  “王爷决意如此……”康大海叹气道,“奴才这条命就交给了王爷,死便死罢,反正奴才这南征一路上,烧杀抢掠,钱财美女全部都享受过了,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事情,活得已经比在大明朝时快活多了,还怕什么!”

  尚可喜拔出宝剑,他身披白色的布面甲,屹立马背上,逆着阳光,剑锋寒芒闪烁,竟然有了一丝视死如归的壮士气魄。

  有尚可喜身先士卒,智顺王的藩下兵们士气也因此受到振作,全军投入战场后便分路迎击大顺步卒,死死堵住了环壕纵深内的数处缺口。

  藩下甲士在清军攻守维艰、救援莫待的关键时刻,作为一支生力军加入战场,有效遏制了绿营兵的溃败情况,使得清军战线为之一稳。

  位于战线两翼的蒙古八旗兵和外藩马队也陆续增援了过来,漠南铁骑的奔腾为清军防线又注入了一丝新血。在顺军掷弹兵猛攻下两股战栗的绿营兵,这才稍稍恢复了阵线,士气也因而转旺,整体战局又往清军方向倾斜数分。

  “见一剃头,魂褫股战,奔溃之恐不及,如是之军,今日的流寇中已不存在。”

  尚可喜对大顺军士卒的战斗力分外感慨,如果十年前的明军已有今日顺军气象,他又怎么会、他又何苦走到今日的地步呢?

  “是本王背叛了崇祯皇帝,还是崇祯背弃了东江之众?”

  他抽动宝剑,亲身率领王府护卫杀了出去,顺军掷弹兵以万人敌作为回礼,战场上雷声大作,一颗万人敌炸开,马上就吓得大片绿营兵连连后退。尚可喜左攻右驰,又下马带领护卫抽调顺军士兵架在壕沟上的梯子,才稍稍稳住军心。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