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保卫山东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不会到如此地步,任光荣也至于牺牲了。

  在战争的火焰面前,中营老人们都放下了过去的偏见。他们退守内城土墙,继续顽强抵抗,同时也张望着南方,希望从那里看到晋王殿下的旗帜。

  中营将士即便在技战术上已经落伍,可是战士们坚忍不拔的程度,即便放眼此刻整个东亚范围也是数一数二的。他们不再因为突如其来的内外夹击而自乱阵脚,组织反而更加凝聚。

  守军因为防守外墙时的伤亡,人数已经减少不少,剩下的兵力反而更适合任继荣的指挥。这正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所有士兵都依托土墙打起反击,守军的防御战斗反而比之前在砖石外墙处更为激烈。

  每一处看起来薄如纸张的土墙,好像只要一推即倒的脆弱,这时候却一定要满清付出无数鲜血的代价才能前进一步。

  守军且战且退,以东昌府的府衙和练兵场为最后的防御阵地。过去明朝官府残民以逞而修筑起来的宏伟府衙,还有本地知府兴建的大花园,这些从前明朝官绅盘剥民脂民膏而修筑的工程,在聊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反而成为了本地军民赖以坚守的最后一道防线。

  战斗一直没有结束。

  战斗更趋激烈,此时不仅是顺军守兵,其他军民百姓也陆续被动员起来进一步参加战斗。聊城近半部分已经被清军占领,不过最精锐的一支满洲护军队伍保护着重伤的博洛退出战场,敌人的攻势因此削弱不少,任继荣勉强能够松下一口气了。

  东昌府府衙规模宏大,衙门正堂坐北朝南,整个府衙有大门、仪门、正堂院落、后堂院落和廨舍院落五个结构。东郡大门—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四堂—五堂呈一条中轴线依次而落,守军也成梯次防守,敌人越是进攻,大顺军的斗志就越是顽强。

  满达海这时候还在聊城城外忙于看望博洛的伤势,他直到军中的大夫们确保博洛性命无忧以后,才回到战场继续指挥攻城。可是即便如此,大部分的满洲护军还是留在城外保护端重郡王,清军攻城军队在失去满洲太君的压阵督战以后,进攻势头明显削弱,几次强攻府衙都以失败告终。

  夜色已经慢慢降临,府衙中还聚集着上千中营的老本劲兵,除此以外,以花园改造的练兵场为中心,任继荣另外还把大顺的正规军士兵和义军武装、城内民兵混编在一起进行防御,人数也有两千多人。

  任继荣举起火把,府衙内的守军士卒都跟着他高举火把,点点星火聚成一团。他放眼土墙之外,敌人的火把数量实在比大顺军的守兵多出太多倍了。

  任继荣自己也负了伤,战斗打到这种地步,实在是为将者的耻辱,让稍有能力者来取代任继荣,都不至于让聊城这样一座府城如此快地落到这等窘境。

  任继荣一张铁青的面庞被火把照得透出红光,他心情沉重,但又绝不相信聊城会如此陷落:

  “兄弟们!谷经略是咱们中营的老人,大家要相信他。而且老党也在我们的身后,老党知道东昌危急的事情,一定会放下手头任何一件事情,立马来营救……立马来增援我们!

  因为我的疏忽,害死了这样多弟兄,打完这一仗以后,晋王要杀要剐也好,还是兄弟们要怎么样对我,都随意处置。

  可现在,可现在我要求所有人都听从我的命令,不得后退半步,死扛到底,直到谷经略和老党赶过来。”

  任继荣望着面前森森黑夜中,清军成千上万处的火光,面色十分难看。但他稳住了阵脚,自己做错的事情实在太多,区区一死难道能够赎罪吗?只有战斗到底了,此战结束以后,如果侥幸未死,自然要向晋王殿下谢罪!

  任继荣,还有其他中营的老人,这时候对于晋王大军来援的渴望已经到达极点,他们完全承认了晋王的权威。

  大顺军,如今只能团结在晋王的旗下,战斗到底。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