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四章 宁夏宁夏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度,**晓不开。

  这是唐代诗人张蠙早年游塞外,观黄河,望阴山有感而作。河套草原一轮白日喷薄而上,万里黄河天外飞来,大漠、黄河、阴山以及草原寥廓苍茫,极尽壮美。

  风吹走低见牛羊,至夏秋二季时,黄色的沙漠中不断延伸出片片如茵的草地,肥壮的牛羊成群结队,骏马和骆驼奔驰不息。只要一阵清风吹过,近处的草浪动荡起伏,远方的风沙如龙席卷,青苍蔚蓝的天空犹如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河套笼罩起来。

  巩阿岱和锡翰兄弟都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他们本来都算是皇太极的嫡系人马。但皇太极死后,在多尔衮和豪格两派阵营中,巩阿岱兄弟却背叛了镶黄旗的誓言,投入了多尔衮的麾下。

  七月河套青草与黄沙相杂,熟悉草原道路的外藩蒙古兵正在前方顶着风沙开道。大漠和草原之上,是一队又一队如狼似虎的满蒙骑兵。

  在马队的身后,则是长长的驼队。骆驼可以帮助清军运送补给,关键时刻驼马也可以帮助清军作战。

  这是一支清军的偏师,他们从偏关出塞以后,穿行人烟稀少、沙漠纵横的前套荒原,经土默特、鄂尔多斯,逼近边墙,星夜疾驰,冲往宁夏方向。

  除了巩阿岱兄弟以外,吴三桂的亲信副将杨坤也带着一支部队跟在清军队伍里。这是多尔衮考虑到宁夏节度使陈之龙起兵响应,认为有必要在偏师中存有一员汉军大将,好起到招抚陈之龙的作用。

  西安方面,杨承祖和吉珪的阴谋是早就和多尔衮通过气的。但是宁夏的叛变则对清军来说,也是突如其来的。因此即便是多尔衮,也感到准备不足,应对十分仓促。

  睿王收到陈之龙的求援密信以后,马上就和义王吴三桂商议,派遣以外藩蒙古兵为主的一支偏师,迂回塞外,绕过大顺军布防严密的延绥一带,自河套挺进宁夏,汇合陈之龙所部宁夏叛军以后,再和西安叛军对延绥进行三面夹击。

  为了抓住战机,巩阿岱衣不解甲、人不离鞍,带着偏师军队,不顾大量马匹累死、病死,迅驰突进,马上就取得了惊人的战果。

  原本在明朝时,在宁夏和榆林一带,都设置有大量台堡。但是现在这些边墙守军,要么已经被袁宗第抽调去保卫延安,要么就已经跟着陈之龙叛变,绝大多数边塞台堡都已经丧失了他们过去所具有的的防边功能。

  巩阿岱兄弟与杨坤所到之处,只有少数台堡守军进行了毫无意义的垂死挣扎,同清军稍作斗争。更多数的情况,则是当清军抵达的时候,险固的台堡早就是人去楼空,放任塞外胡虏肆意践踏。

  杨坤身为关宁军的一份子,也是九边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