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牛相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觉得目下明廷与东虏合流,虏骑纵横,且孙传庭虽死,但秦军、关宁军兵力尚在,明清战兵合计当有二十万之谱。如此兵力,非要闯军集结我们在陕西、河南、湖广、山东各处的全部兵力,方能一战。”

  “嗯,我也是这般意见。义父,刘师傅那边的想法,应该也是同我们一样。”

  “你刘师傅在白沟河伤得很重,他已经几次和殿下力陈了八旗兵的强悍凶狠。可是军中现在总有一些人,说是长恭在白沟河之战中伤得太重,所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他是畏敌惧虏。”

  李来亨瞪起眼睛,呸道:“这些人敢在刘师傅面前直接说这话吗?能挨得住刘师傅几枪啊!”

  “来亨,现在闯军虽然席卷北地,可是各省里面,除了你拿下的湖广经营时间较长以外,其他地方的根基都还不稳固。我和宋军师都以为,无论是河南、陕西、山西,还是山东,都需要招抚流亡,奖励农耕,与民休息。

  等这些地方有了根基,兵精粮足,再去攻取北京,就成为瓜熟蒂落的一件事情了。其实现在闯军占领的多数地方,百姓生活都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谈不上真正的民心归附。在许多地方,各地的土寨也是依违在官军和义军中间,首鼠两端,随时都可能改换门庭。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原来的脚跟还没有站稳,就又急着往前冲,万一遇到困难,难道我们要一直退到湖广去吗?”

  李来亨心中一惊,赶忙问道:“义父,您和殿下直接说这话了吗?”

  李过瞟了李来亨一眼后,方才轻声道:“没有。我只是向殿下直言说了,咱们当初揭竿起义,无非是因为吃不饱饭,实在活不下去了。后来剿兵安民,说的是要救命水火、解民倒悬,这才在河南如火如荼地壮大起来。百姓已经苦了许多年,总得设法让他们先过上几天好日子,之后再来想想咱们自己升官封爵受奖享福的事情。”

  巩焴在一旁笑道:“荆侯菩萨心肠,恤老怜贫,无怪乎陛下这样分外地看重荆侯。”

  李自成虽然还未称帝,但是如宋企郊、巩焴这样的一班新投文臣,近来都已经开始用万岁、皇爷、圣上、陛下的称号来称呼他了。

  毕竟称帝之事就在这几天,已经成为定居,李自成自己被这样称呼,也是甘之若饴。

  只是李来亨听到巩焴称李过为“荆侯”的时候,眼皮忍不住一跳,问道:“巩尚书,这荆侯是……宫中已经确认诸帅的爵位封号了吗?只是这荆侯……是何人定的?”

  巩焴听到李来亨这个问题,表情微微发生了一点变化。他先向后退了一步,然后敛神拜道:“是牛相向陛下建议的。牛相说补帅曾督军南下席卷荆襄,既然闯军已经定下了以州名为侯爵爵号的礼制,牛相便提议说补帅当以荆侯为号。”

  李过不知道李来亨为什么专门问这个问题,李来亨则低声哼了一声,不再多言。只是一旁的巩焴和姜学一两人,都是明朝朝廷高官出身,一看李来亨的神色,便立即明白了他已经看出了“荆侯”这个爵位封号里暗藏的褒贬之意。

  巩焴还好,旁边的姜学一马上就吓得跪倒在地,向李过、李来亨父子二人急急拜首道:“荆侯之封,实在与礼政府无涉啊!”

  李过脸上满是疑惑之情,李来亨则把姜学一扶了起来,微笑道:“此我家家事,当然与礼政府无涉。”

  巩焴在旁说道:“牛相插手将军家事……这……”

  李过更加不解其意,皱着眉头问李来亨:“来亨,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来亨笑道:“义父,这件事就让熟悉礼制的巩尚书来谈吧?”

  巩焴眼观鼻、鼻观口,先是默不作声,直到姜学一拉了他一把袖子以后,才缓缓解释道:“诗经中有句话,叫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宋时旧党中人先给王安石加封舒国公,后又改为荆国公,此中暗喻当然是一种很不好的意思。所以从此以后,就少有人用舒、荆二字做封爵爵号……这大约是牛相未细查诗经的缘故吧。”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