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四章:一起共事_洪武年间小神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来。

  来到陈松面前,郑大胜笑呵呵的道:“大人,这是下官按照大人的吩咐,给衙门挑选出来的衙役,您看看怎么样?”

  前一阵子,陈松让郑大胜在民间挑选一些手脚利索、干活伶俐的衙役,充实市舶司衙门。

  这些衙役一字排开,整齐的站在郑大胜身后。

  陈松走下台阶,看着这些衙役。

  这些衙役肤色黝黑,手上都是老茧,看上去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庄稼汉。

  明朝衙役可不是什么好活计,属于下九流的货色,后世子孙也不得科举。

  一般情况下,如果家里没有什么大灾大难,良善人家是不会去当衙役。

  衙役分为三种:站班皂隶,补班快手和壮班民壮。

  这三种里面,最属站班皂隶地位最高,是给衙门撑场子的。

  可是,衙役就是衙役,不属于官僚体系,地位再高也是贱籍。

  市舶司衙门不是地方衙门,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招募的衙役主要工作只是给市舶司衙门打打下手。

  人手不够的话,以后再招募,反正现在市舶司衙门中的活不多。

  郑大胜招募这些衙役可费了不少功夫,这个年头,很少有人愿意来衙门做事。

  “看上去还行,这样吧,这几天你带着这些衙役,教教他们该如何做事。”陈松指着这些衙役,看向郑大胜。

  “好!”郑大胜回道。

  “大人,那衙门中的书吏怎么办?衙门吏员朝廷可不会配备,市舶司衙门不比寻常衙门,算账、货物往来乃是常事,需要更多的账房书吏。

  松江府没有那么多能写会算的人,想要在松江府招募到这些人,恐怕不容易啊。”

  郑大胜忽然想起了什么,一脸担忧的看向陈松。

  “这些事情你就不用担心了,这些人陛下已经安排妥当了。”

  整个衙门当中,除过衙役这些不重要的职位之外,凡是有用的,几乎都被朱元璋安排妥当。

  市舶司衙门是未来的钱袋子,朱元璋不可能不重视。

  “下官多虑了,那下官就先走了?”

  “先走吧!”

  陈松挥挥手,示意郑大胜可以离开。

  郑大胜离开之后,陈松带着李三娃他们在四周转了起来。

  在这里待的时间不短,可陈松还没有好好的到处转过,只是粗略的转悠过几次。

  回来后,陈松写了一封请求回京的奏折,让人送往京城。

  奏折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想回京一趟,市舶司的事已经走上正轨,等那些官员到位之后,想回去一趟。

  至于回去的目的,陈松没有明说,不知道现在新式火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贸然开口确实不妥。

  两天后,市舶司的属官依次到达,最先到达的就是陈松的老熟人夏杨。

  陈松站在市舶司衙门的大门前,看着缓缓停靠的马车,露出了笑容。

  夏杨从马车上跳下,一脸高兴的来到陈松面前。

  “大人,刚刚分别不久,如今又要共事,可喜可贺啊。”夏杨拱手抱拳,笑呵呵的道。

  陈松回了一礼,笑道:“夏大人的能力有目共睹,能与夏大人一同共事,实乃在下的幸事。”

  这话倒是不假,夏杨能力出众,理解能力强,往往能举一反三,而且富有责任心,有些事情交给夏杨,陈松放心。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