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三章:太贵了,太贵了_洪武年间小神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松面前,迫不及待的道。

  “来几枚吃吃?我说两位,还真的将这药当糖豆呢?

  这药药性霸道,正常人吃下去,没病也要吃出病来。

  更何况,此药造价甚高,每一种药材都是名贵药材,价格昂贵。

  此药工序复杂,要制成此药,需花费无数时间。

  我虽然有,但是数量不多,毕竟还有那位,你们觉得你们比那位还重要?”

  陈松上上下下打量着两人,就好像在说,你们两个再厉害有朱元璋厉害?

  徐达尴尬的挠着太阳穴,“那啥,那你将给陛下的留出来,把剩下的给我们两个匀匀,不需要太多,每人两颗就行!”

  徐达伸出两根手指,在陈松面前晃了晃。

  汤和也紧随其后,伸出两根手指,“就两颗,不多要!”

  “还两颗?这不可能,每人最多一颗!”陈松果断拒绝。

  其实,这药陈松多的是,不过物以稀为贵,这种药只能往少了说,不可能往多了说。

  “一颗也行,一颗也行!”徐达生怕陈松一颗都不给,连连回答。

  陈松不以为然,直接问价,“那你们准备出什么价啊?”

  “你看出多少?铜钱、白银、黄金以及宝钞都行!”徐达问道。

  “宝钞绝对不行!”陈松直接否决了宝钞。

  洪武初年,宝钞的价格还算坚挺,但随着时间的更替,宝钞也越来越便宜。

  这玩意属于信用货币,可是明朝印刷宝钞就好像闹着玩似的,只管印不回收。

  市场上的宝钞越来越多,也变得越来不值钱。

  这个时候,洪武的官方货币还是铜钱,至于白银,在市场上并不大量流通,现在的市场还是以铜本位为主,大量使用白银结算,还要等到张居正施行一条鞭法开始。

  “那铜钱?洪武大钱?”徐达问道。

  “白银吧,要是铜钱的话,数量太多,不好存放!”陈松说道。

  “那要价多少?”徐达忐忑的看着陈松。

  这可是保命的药啊,肯定便宜不了。

  陈松伸出五根手指,在徐达面前晃了晃,“五百两白银,概不赊账!”

  “什么?五百两白银?”徐达惊叫出声来。

  汤和也是一脸不可置信,看着陈松的那五根手指,就像是傻了一样。

  明初物价很低,白银的价格就很昂贵。

  《英宗实录》曾记载:“……有良马者,悉令送官,上马偿银八两,中马六两,给与营骑操。”从之。

  也就是说,明英宗时期,一匹好战马也才八两银子。放在洪武年间,陈松这五百两银子,都快将近一百匹战马了。

  “太贵了,太贵了,实在是太贵了,买不起,买不起,买不起!”徐达黑着脸直摇头。

  徐达虽然有钱,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钱。

  尤其是在朱元璋的手下做事,也不可能有钱到哪里去。

  汤和也是一脸黑线,他道:“陈神医,这价格实在是太贵了,我们实在是承担不起,承担不起啊。”

  《明史·食货二》记载:洪武初年,“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

  也就是说,一两银子能买两石大米。

  徐达一年的俸禄为五千石禄米,折算下来也不过是一万两银子,徐达还有一大家子要养,一家子的吃喝拉撒花费不少,一枚安宫牛黄丸五百两银子对于徐达来说,确实是太贵了。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