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5章 让人眼热的超级计算机_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门口穿过的黄河。】

  直播间内,议论不已,大家对于从徐洲走的古黄河都很感兴趣。

  毕竟这种景象在现代是不可能看到了的,哪怕黄河现在下游几乎已经成为了一条地上河,那也不可能看到它再次改道绕经过徐洲。

  韩元对绕进徐洲的古黄河也挺感兴趣的,他去过不少次黄河,什么壶口瀑布、大峡谷他都去过,但改道之前的黄河,他还没见过。

  不过这个目前活着世上的人应该都没见过。

  改道的黄河只是一个小插曲,不过这让韩元有点担心内蒙的那些稀土矿是否还在原先的位置上。

  航天飞机沿着黄河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很快就来到了泰山附近。

  经过一段距离的自动减速,航天飞机停留在了六千米左右的高空,在那里补充着能源。

  而韩元则在地面上不断的计算着。

  他三级任务的时候来华国获取到了泰山的地位位置没错,但那并不是精准的,只是一个大概。

  毕竟在卫星没有部署完成的情况下,任凭他再怎么做数据计算也没法给全球做一个精准的经纬度分析。

  即便是信号塔建立起来了,可以引导航天飞机飞山顶上空的位置,但第一次的降落也需要人工辅助来做到精准降落。

  不过有了第一次的引导降落后,他就可以做一个精准的标记了,后面第二次、第三次的降落,就可以将精准标点写到预设命令中,进而做一个精准的引导。

  部署在航天飞机外侧的小型电推进发动机虽然推力不强,但还是能缓慢推动航天飞机的,这就给了韩元利用数学工具来做一个精编程序的条件。

  虽然编写程序的时候要考虑的东西比较多,但能做到模块化处理就没什么问题。

  悬停在数千米高空的航天飞机默默的补充着能源,地面上,韩元根据它反馈回来的数据信息已经完成了数据计算,正在优化程序。

  忙碌了两个多小时,他才将计算数据补充进相关的预设命令中。

  别看只有降落这一点点距离花费了这么久的时间,但其实已经很快了。

  如果是在亚马逊雨林基地那边,估计花费的时间至少要翻倍。

  他当初编写零号航天飞机的预设命令、备用命令这些程序的时候,可以足足花费了三个多月时间的。

  在这边快,是因为有泰山基地里面性能超高的中央计算机支持。

  很多东西无论是计算还是编写,亦或者是对连锁反应的推衍都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最关键的是,在泰山这边还能对航天飞机的降落做一个模拟。

  他可以将这些编好的东西输入中央计算机中,而后中央计算机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建模。

  降落模型建立气候,可以模拟航天飞机在天空中可能遭遇到的各种情况,比如降雨,阴天,台风等等。

  运行模型可以更加精准的获取到各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