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32章 华国意外的发现_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温、高热导致陨石外部元素熔融。

  所以掉落到地面上的陨石表面,会有一些陨石特有的特征。

  比如‘熔蚀坑’。

  这是陨石穿过大气层时,表面熔融物质的剥蚀作用而使其表面具有流纹状或具有浅而长条形熔流线状结构。

  这种结构,正常情况下只会在陨石表面出现。

  地球上的矿产是不具备的。

  除此之外,这只巨型跳蚤的外壳表面还有着熔壳、气印等诸多陨石才有的特征。

  这才是让天文研究所人员震惊的原因。

  这些特征,每一处都表明了,这只巨型跳蚤曾经在大气中坠落过。

  而且坠落距离还相当长,否则不会在表面形成如此密集的陨石特征。

  但令众人疑惑不解的是,这只巨型昆虫,它没有翅膀,它到底是怎么上天的?

  还是说,它来源于外星?

  但这又出现了另外让人疑惑的问题。

  地球之外,哪怕是距离最近的月球,也有三十八万公里之远。

  除了月球,广袤无边的地带都是真空,完全不适应任何人类理解的生物生存。

  如果说,这只巨型跳蚤和之前的英仙座流星暴有关,那么就更不可思议了。

  哪怕是最近的英仙座‘大陵五’恒星,距离地球也有90光年。

  这对于目前的人类来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数字。

  人类发射的最远探测器旅行者一号在漫漫宇宙中飞行了五十年的时间,但距离飞出一光年的距离,还遥遥无期。

  如果说这只巨型昆虫来源于英仙座,感觉就像是在扯淡一样。

  收到研究所人员的汇报,上面很快就展开了行动。

  之前拍摄的视频、照片等信息证据被收集,找到这只巨型跳蚤的戈壁滩被封锁。

  但半个月时间下来,浪费了巨额人力物力,除了这一只外,整片戈壁滩都快被掘地三尺了,依旧没有找到其他的昆虫。

  不仅仅是这里,一个多月前,那场英仙座流星暴其他陨石会掉落的地点,也安排了人员去寻找。

  同样没有任何结果。

  似乎这只巨型跳蚤只是一个意外,和那场英仙座的流星暴没有任何的关系一样。

  模拟空间内,过去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韩元总算将第一台‘电磁型推进系统’全套制备出来了。

  从推进发动机,到推进工质存储控制器、再到液氢冷却系统和整体的控制系统,都已经准备完善。

  今天将是对其测试的日子。

  和测试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一样,通过吊臂和滑轨等手段,在倭黑猩猩的辅助下,韩元将这台电磁发动机运送到了测试场地,并固定在了钢架上。

  而工质存储控制器和液氢冷却系统也被安装在了一旁,做好了相应的连接。

  里面的液态氙和液态氢是通过科技积分兑换的。

  为了保持其稳定性,测试场地上还布置了一套中型的低温冷凝系统。

  除此之外,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