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73章:争执(三)『加更33/33』_大魏宫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定问题的。

  试问当时北二军是否有继续进攻天门关的兵力,当然是有的,毕竟那时在庞焕的指挥下,虽然的确败地有点惨,但充其量也就是被暴鸢军的骑兵突杀了约四千左右的兵力而已,并不影响北二军继续进攻天门关。

  再问南梁王赵元佐与庞焕、蒙泺、杨彧等人是否知道暴鸢率领三万骑兵离开了天门关、高都一带?

  事实上,这几人都是清楚的。

  想想也是,暴鸢率领三万骑兵火急火燎地赶往泫氏城,又没有刻意地隐藏踪迹,藏匿于太行山的北二军细作,怎么可能察觉不到那地动山摇一般的动静?

  可为何北二军没有对天门关施压呢,逼迫暴鸢回军呢?

  原因很简单:为何要这么做?

  肃王军孤身深入、自陷死路,这与南梁王赵元佐,与庞焕,与北二军何干?

  好吧,这是一个玩笑,事实上,庞焕还是对天门关做过一番佯攻的,只不过,天门关当时仍有数万军队驻守,以至于佯攻试探的效果并不佳而已。

  再加上冬季将至,庞焕也就干脆收兵返回沁阳了,反正他与肃王赵弘润非但不沾亲带故,而且彼此甚至还有隔代之仇,他为何要在冬季来临前强攻天门关?

  只是为了替肃王军解围,就要搭上五万北二军?

  天门关建造在太行山上,易守难攻,这一仗北二军打地本来就艰难,凭什么要为了别人牺牲己方军队?你赵弘润孤军深入被围,那是你自己的事,与北二军何干?

  北一军千里驰援,那是因为赵弘宣是赵弘润的弟弟,自然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使兄长脱困,可南梁王赵元佐,还有庞焕,他们与赵弘润有什么关系?

  算上北一军,如今在北疆战场的诸路魏军军主,姜鄙会救、燕王赵弘疆会救、南燕大将军卫穆会救、魏军总帅韶虎会救、桓王赵弘宣会救,唯独南梁王赵元佐,不见得会救。

  或许,这也是魏天子亲笔写了一封信,派遣送到赵弘润手中,将这个儿子劈头盖脸骂了一通的原因之一——你贪功冒进,孤身深入,最后还指望南梁王的北二军替你解围?

  在这件事上,桓王赵弘宣与其参将周昪的猜测并没有错,至少作为南梁王赵元佐的宗卫,兼北二军的副将,庞焕是丝毫没有替某位肃王殿下解围的心思的。

  纵使他佯攻了天门关,也只不过是想尝试一下在暴鸢率领三万骑兵离开天门关的情况下,他北二军能否拿下这座关隘。而当庞焕现暴鸢离开后天门关依旧是稳如泰山时,碍于冬季将至,庞焕很干脆地选择结束该年的战事。

  至于某位肃王以及肃王军的死活,与他何干?

  没有理由为了救一支友军而赔上己方的军队吧?

  反正庞焕的眼中就只有天门关,至于某位肃王的死活,在他看来都是自找的——谁让你孤军深入的?与我北二军打过招呼了么?

  或许这也正是魏天子至今都没有问罪于北二军的原因:没有合理立场。

  『……』

  见方才还态度恶劣,口口声声要讨个说法的蒙泺忽然没了声音,赵弘润心中也就猜到了几分:他兵困上党算他自作自受,但显然,北二军并没有替他解围的心思,弟弟赵弘宣与其参将周昪的判断是正确的。

  想到这里,他淡淡说道:“看来三位已经没什么话好说了,既然如此,请就此下山吧。”

  杨彧、蒙泺、庞焕三人对视一眼,皱皱眉正要说话,忽见有一名百人将急匆匆地走入了关楼内,叩地禀告道:“殿下,南梁王已至关下,要求入关。”

  听闻此言,杨彧、蒙泺、庞焕三人一时间仿佛腰板都直了许多。

  『南梁王……』

  赵弘润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杨彧、蒙泺、庞焕三人的神色,淡淡说道:“有请南梁王入关。”

  他倒是想看看,南梁王赵元佐对此有何话说。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