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5章:百家争鸣【二合一】_大魏宫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这位非常支持他的「大一统」思想,惊喜地近乎要手舞足蹈。

  他万万也没有想到,他千里迢迢从齐国来到魏国,原本只是将见识一下魏国百家争鸣的盛事,顺便完善自己的「大一统」思想,不曾想,居然在魏国遇到了一位与他不谋而合的同道中人——实在是不虚此行!

  由于有着相类似的思想,因此别看介子鸱是楚人,而公羊郜则是齐人,他二人还是很快就成为了知己。

  “人……好多啊。”

  随着百家子弟陆陆续续来到,公羊郜心中很是吃惊,因为他放眼四周,感觉聚集在这里的百家子弟,恐怕都有不下于一千人。

  从古至今,文人中几乎从来没有如此热闹的一幕。

  想了想,公羊郜询问介子鸱道:“我儒家子弟如此众多,想来四个「主修」名额,已不再话下了吧?”

  “这很难说。”介子鸱微微摇了摇头。

  虽然他也是儒家子弟,但他也知道,传统的儒家思想具有其局限性,用来教化世人、劝人向善自然是毫无问题,可这回魏王赵润提出的要求却是「使国家富强」,在这一点上,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的优势非常大。

  听了介子鸱的话,公羊郜很是吃惊:难道他儒家竟然有可能落选?

  这在他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见公羊郜面露吃惊之色,介子鸱微叹一口气,向这位新结识的知己简单介绍了一下他魏国的君主赵润:“我大魏的君主,是一位注重实干的君王,其实陛下最为偏爱的,正是法家……”

  平心而论,赵润从来都没有提过他偏向哪家学术,但他近些年的举措,比如打压贵族垄断财富、禁止兼并土地,论功行赏等等,这无一不合法家「定分止争」的核心之一——好在魏王赵润并没有反对儒家的‘礼’,否则,儒家那可真是彻彻底底地要被法家抛在后头了。

  而正因为这样,尽管法家门徒的人数比儒家子弟少很多,但似天策府右都尉张启功、刑部尚书唐铮、大理寺卿正杨愈等等,他们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们魏国的君主,实际上也是一位提倡法家思想的人,充其量只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披上了一层儒家的皮而已。

  当然,即便如此,介子鸱还是认为,他儒家夺得那四个「主修」名额,还是没问题的,问题在于「儒法之争」——哪家学术才是第一主修,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而就目前来说,介子鸱对于他儒家击败法家一事,心中着实没有什么把握——反而是他身边新结识的知己公羊郜,他的「大一统」思想,相比较儒家传统思想,更具有击败法家的可能性。

  此时,主持这场盛事的礼部尚书杜宥,终于出现,在讲述了这场辩论的许多要求后,他终于露出了‘正面目’—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