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四十六章:说降_大魏宫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弘润那所谓的『选择』时,赵弘润却转开了话题:“遥想三个月前,当暘城君熊拓率领大军攻入我大魏疆域,杀戮我大魏百姓时,本王对天起誓,定要挫败这厮,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如今,仅仅三个月,本王便打败了暘城君熊拓十六万大军,更叫平舆熊琥被囚于我大军之中。可惜。今日还是被暘城君熊拓给逃了……”

  说到这里,赵弘润顿了顿,斩钉截铁地说道:“不过,他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既然暘城君熊拓逃回了楚国,本王便反攻到楚国去又如何?!……总之,若不能擒杀暘城君熊拓,本王绝不罢兵!”

  高台底下,武尉王述好奇地小声询问马彰:“殿下怎么晓得那熊拓已逃往楚国?”

  马彰闻言还来不及解释。旁边大将宫渊翻了翻白眼,没好气地小声说道:“废话,不然哪来借口攻打楚国?”

  “借口?我大魏遭到楚国进攻,如今反攻楚国,这还需要借口?”王述不解嘀咕着。

  事实上正如赵弘润所言,他刻意地着重提起暘城君熊拓,就是为了让他接下来反攻楚国变得名正言顺。

  因为仔细计较起来,这次魏楚交兵的真正原因,是因为那支楚国的使臣队伍在雍丘附近遭遇袭击,因此严格来说。这是魏国的不是,毕竟那支楚国的使臣队伍是在大魏境内遇袭的,因此大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退一步说,即便不是魏人所为,大魏也应当追查出凶手,将凶手交给楚王处置。

  换而言之,楚使的队伍遇袭是『因』,楚国对魏国宣战才是『国』。

  但是眼下,赵弘润却偷梁换柱,将暘城君熊拓进犯大魏说成是『因』。使得他接下来反攻楚国的『果』变得顺理成章。

  而若是不这么说的,赵弘润挥军攻楚就变得名不正言不顺。

  再者,赵弘润将攻楚的主要目的归于欲擒杀侵犯大魏疆域、杀戮大魏子民的暘城君熊拓,也是为了尽量避免与整个楚国变成死敌。要知道,楚国在与魏国交战的同时,国内至少有三成的可调遣兵力,用来防备东边的齐国,换而言之,楚国拥有着同时与两国交兵。两线作战的底蕴,并不是如今的魏国单凭自己可以应付的。

  不可否认,赵弘润将攻楚的目的定义为讨伐侵害了大魏利益的暘城君熊拓,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毕竟暘城君熊拓并不能代表整个楚国,出兵讨伐熊拓的领地,并不能算是挑衅了整个楚国。

  再加上眼下赵弘润刚刚挫败熊拓的十六万大军,这股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无异于给楚国敲响了警钟,让楚王清楚认识到魏国并不像他所想象的那样羸弱不堪。

  因此,在赵弘润并未触犯了整个楚国利益的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