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七十六章 去工业化_材料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依据,千万别扯什么孔子老子之类的,显得太土。郭曙清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给领导写讲话稿的时候,如果引几句“直挂云帆济沧海”之类的古诗。难免会让人笑话,而如果能够加上几句“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或者“拉普拉斯有句名言”,立马就显得高端大气,这就是所谓洋气的作用。

  要提出一种全新的城市治理理念,建设一个与众不同的城市,最好的办法就是借鉴国外。如果能够使用连在国外都显得超前的观念,那就更是好上加好了。“后工业”这个词,郭曙清是不陌生的,不过把后工业和城市连接在一起,仍然让他感到眼前一亮。他预感到,古谢夫的来访将会给他带来意外的收获。

  “古谢夫先生,我能不能这样理解,您认为城市应当摆脱工业职能,从而避免工业对人的异化作用。可是,如果我们放弃工业,如何实现城市的充分就业和社会发展呢?”郭曙清不耻下问道。

  “城市应当是一个财富集聚的中心,而不是一个财富生产的中心,这是一个城市管理者应当具有的意识。”古谢夫掷地有声地说道,没等郭曙清质疑,他话锋一转,又说道:“当然,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完全去工业化,在目前还是很难做到的,你们的政府需要GDP作为政绩,是这样吗?”

  郭曙清觉得脸上有点热,他说道:“我是极其反对GDP崇拜的,我不认为GDP能够促进居民的福利。不过,如果没有GDP,那么城市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就难以解决,我们怎么能够为市民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呢?”

  “在我们西方,有很多宁静的小城市,它们并没有显赫的工业,居民的收入连续多年没有增长,但他们的生活却非常舒适,生活环境也非常优美,您不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发展模式吗?”埃金在旁边插话道。

  “这倒是真的。”郭曙清点头道,“我去过欧洲的一些小城市,那些城市的环境非常好,当地却没有什么工业,我一直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通过金融、信息服务等等,同样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这种发展模式更能够贴近市民的需要,在后工业时代,人们已经放弃了对金钱的不休止的追求,他们更愿意有闲暇和工作的尊严。”古谢夫说道。

  “我感觉也是如此。”郭曙清说道,“不过,要做到这一点,恐怕很不容易吧?”

  听到郭曙清这样说,古谢夫和埃金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都意识到,郭曙清已经成功地被引进坑里了,下一步就是如何往坑里填土的问题。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不就是为了把中国人带进坑里去吗?

  “要使一个工业城市转型为一个后工业城市,当然是需要付出一些努力的。”埃金道,“我们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