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六章 非秦海莫属_材料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厂长不折腾,这家企业恐怕早就陷入亏损了。北店是国有特大型企业,上面有部委和省里罩着,所以感受不到什么生存压力,领导人自然也就容易懈怠了。”

  秦海道:“看来。还是要让咱们的企业多到外面去闯一闯。到国际市场上,人家才不认你是什么国有特大型企业,有实力就能活下来,没实力就会被淘汰。这样磨一磨,没准企业就有活力了。”

  “你这个想法不错啊。国家也有这样的考虑,要减少对企业的保护,让他们到市场上去经受一点风雨。不过,这种事情是要一步一步来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操之过急啊。”崔洪春说道。

  秦海嘻嘻地笑了:“这种治国的事情,我就不掺和了,还是留给你们这些领导去考虑吧。”

  崔洪春道:“你可别这样说,中央领导对你是很看重的。首长特地说过,秦海是个人才,这样的人才,不能光围着自己的企业打转,应当多为国家做点事情。”

  “崔叔,你不是跟我开玩笑吧?首长日理万机,他会想起我这个小人物?他真是这样说的?”秦海有些冒汗了,被首长这样直接点名,自己该觉得荣幸呢,还是忐忑呢?

  崔洪春道:“我怎么会骗你呢?上次在中央开会,谈到钢铁业的事情,首长说了,你对钢铁产业有很深的了解,应当充分发挥你的作用。”

  “不会吧,这都多少年前的事情了……”秦海低声嘟哝了一句。几年前,他邀请首长去金塘参加80万吨乙烯项目的点火仪式,在飞机上与首长有过一次长谈,其中就涉及到了钢铁产业发展的问题。他记得自己当时说了很多,首长也给予了肯定。

  在那之后,他注意到国家出台了一些有关促进和规范钢铁行业发展的政策,其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自己向首长说的那些话的影子,这让他感到颇为欣慰和自豪。他没有想到,时隔几年,首长居然还在谈这件事情。

  崔洪春没有理睬秦海的话,而是继续说道:“近两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国内钢铁市场的需求增长十分迅猛,这与你当初在首长面前做出的预测是十分吻合的。受需求增长的刺激,国内的钢铁行业发展也迎来了高潮期,去年全国的钢铁产量达到了近2亿吨。其中光你们大秦集团旗下的钢铁厂产量就占到了四分之一,这个数据没错吧?”

  “呵呵,崔叔的记忆力真好。”秦海恭维了一句,其实光记这点数据,根本谈不上什么记忆力好坏的问题,他只是用这话来掩饰一下自己的得意罢了。

  钢铁是秦海起家的产业,这些年来,秦海始终没有轻视钢铁业务的发展。在许多学者和业内人士都认为国内钢铁业发展过快、可能面临过剩危险的情况下,秦海凭着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坚持在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