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五章 最大的赢家_材料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能做的就只有赶紧甩货了。把用3ooo多元每吨囤积的钢材。以25oo元每吨的价格甩卖出去,回笼资金。用后世的术语来说,这就叫作“割肉”。明知割肉是一件很疼的事情,但他们又有什么选择呢,这个时候如果不甩,等到市场饱和了,想卖都卖不出去。那就更惨了。

  钢材放在仓库里,非但不能增值,还要消耗大量的保管费用,而被占用的资金每时每刻都要产生出高额的利息,这简直就叫钝刀子拉肉了。

  在投机商圈子里哀鸿遍野之时。一条新的消息又令他们雪上加霜:大秦集团宣布将斥资1oo亿元,在海东省再新建一家年产量1ooo万吨的钢铁厂。如果这家钢铁厂投产,全国的钢铁产能将增加15%,从而极大地缓解全国的钢材供求紧张局面。再加上其他一些地方6续传出的钢铁投资消息,投机商们知道,钢材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已经完全消失了。一时间,抛售库存钢材的风潮席卷全国,钢材价格一度跌到了每吨不足2ooo元的低位,弄得计委不得不下令各地物资部门出手收购钢材,以便保护钢铁厂的利润不受影响。

  “据我所知,你们集团用来新建钢铁厂的钱,都是你这次炒钢材赚的,你才是这一次事件的最大赢家啊。”王鸿生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对前来汇报工作的秦海不无羡慕地说道。

  “王主任冤枉我了,我分明是奉命行事,为国分忧,哪有什么炒钢材一说?”秦海笑呵呵地否认着。

  王鸿生道:“你敢说你这次没赚到钱?”

  “这个嘛,只是顺便赚了一点,这也应了好心有好报的说法嘛。”秦海说道。

  孙振江和介子基金炒作钢材市场,把钢材价格最高炒到了每吨38oo元的水平。他们误以为自己吃进去的是计委的储备钢材,殊不知那都是秦海通guò春山公司以及西班牙的莱昂纳多等人从国外进口的钢材。国际市场上钢材价格不过是每吨3oo多美元,折算成人民币也就是16oo元的样子。秦海以平均每吨3ooo元的价格卖出去,足足有对半的利润。

  为了帮助计委平抑钢材价格,秦海前后进口的钢材有1ooo多万吨,折算下来,赚到的利润达到了1oo多亿。这些钱都是投机商人们的钱,其中也包括了介子基金通guò地下渠道输送进来的钱,秦海赚这样的钱是毫无心理压力的。

  当然,这样的钱也不是谁都有能耐去赚的。在当时,并非只有秦海一个人看到了中外两个市场上的钢材差价,有不少人都想过要从国外进口一些钢材到国内市场上来销售,以赚取额利润。关键在于,只有秦海能够获得国外钢铁企业提供的卖方信贷,从而拥有足够的外汇来实现钢材进口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