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六章 出口转内销_材料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素。这样说吧,我并不忌讳把中国出口的这些合金元素再买回去……在我们中国,有一个词叫做‘出口转内销’,大致就是这么回事了。”

  中国是一个有色金属储量极其丰富的国家,有些矿产资源的储量居世龗界首位,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出口国。秦海希望采购的镍、钨、钼等合金元素。在国内市场上十分缺乏,但与此同时。国家却又在大量地向外出口。

  出现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国家严重缺乏外汇,任何能够换取外汇的东西,都会优先用于出口。至于国内,大家勒勒裤腰带,又有什么困难是不可克服的呢?

  秦海不是没有想过用自己获得的出口外汇来向那些出口企业购买这些合金元素。但他根本就找不到这方面的门路。他挣来的外汇不是他能够控制的,而那些出口企业也不会愿意与他唱点双簧之类的。

  莱昂纳多会心地笑了,作为一个大商人,他对于中国的情况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而且智商也足够高。秦海简单地一说。他就悟出了其中的奥妙,同时也对秦海的变通能力产生了几分由衷的欣赏。他曾经与一些中国国内来的政府官员和国企领导打过交道,这些人任何时候都抱着“原则”二字不放,像秦海这样敢于钻政策空子的中国人,他还是第一次遇上。

  接下来,双方又探讨了一些合作上的细节,包括由莱昂纳多帮助秦海在欧洲采购部分学术资料、冶金设备和实验设备等。莱昂纳多还答应帮助秦海在西班牙成立一家海外分公司,负责管理在海外的款项。这家分公司由秦海和陈鸿程共同持有,胡安尼托帮秦海找了一个人作为海外股东,主要是为了给公司获得一些欧洲本土企业的待遇。

  秦海和陈鸿程采用的这种方式,属于一种资本外逃的手段。也就是在出口的时候故意低报价格,把利润留在国外,然后用这些利润进行海外的各种运作。资本外逃在各个国家都属于政府限制的行为,但事实上又是谁都管不着的。一家企业的产品以什么价格出口,国家无权干预,而在海外能够获得多少利润,国家同样无从知晓。

  秦海这样做,也的确是无奈之举。但凡有点办法,他也不会使用这种不能见光的手段。国内还处于改革初期,各种政策上的限制就像是企业头上的紧箍咒,像秦海手里这种具有超前发展能力的企业,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中可谓是举步维艰,不搞一些名堂是无法办成事情的。

  陈鸿程对于秦海的做法却是毫不在意,他们这些下海做生意的人,谁不是靠钻政策空子起家的?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是他们这个圈子里共同的信条。秦海能够想到这些方法,其实还是得益于陈鸿程的提示。在他看来,秦海的步子迈得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