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七十一节 友邦惊诧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一个身高七尺三寸,体重超过两百七十汉斤,能熟练掌握各种武器,熟悉各种战场环境,同时作战勇敢的士兵,至少需要二十三年以上的培养。

  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确保他获取足够的营养,同时在成长中接受各种阵战的知识熏陶。

  只有这样的军人,才能打出马邑、河阴、高阙这样的战役。

  而河阴之战的损失,直接让灞上军和棘门军,这两支野战主力,宣告失去作战能力。

  现在,汉室手里可以抽调用于野战的军力,实际上也就是羽林卫、虎贲卫、飞狐军、句注军、细柳营以及安东的护濊军,归义的楼烦胡骑以及忠勇军。

  总数大约十万上下。

  即使算上长城驻防的郡兵,可能也不过十五万。

  这十五万军队之中,骑兵大约有个七八万。

  但实际上,可以调动和机动的部队,也就五万到八万。

  其中骑兵大约四万。

  这样的兵力,与匈奴主力决战没有问题。

  但是,想要防止匈奴人从长城的各个方向猛扑过来,却是捉襟见肘。

  况且,河阴-高阙战役,其实消耗掉了大量的资源。

  其中就包括了数不清的粮食以及大量的战马和牲畜。

  假如匈奴人真要发疯了,不惜一切代价,突袭长城,跟尹稚斜时代一样,与汉军在整条长城上开战,烽火遍世界。

  不仅仅汉地百姓的生命财产会受到严重威胁。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大战,还会让整个北方的民生经济陷入崩溃。

  万一老天爷不给面子,稍微来点灾害,很可能就会导致一场遍及北方郡国的饥荒。

  战争,从来都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所以,老祖宗们早就知道:国之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一直打打打,即使取胜,也是得不偿失的。

  汉家需要时间,需要一个短暂的和平时间来抚平高阙之战带来的创伤和北方的经济民生社会的平复。

  更需要时间来扩军备战。

  而匈奴人居然愿意给汉军时间。

  这真是让刘彻有些意想不到呢!

  原本,刘彻甚至都已经做好了,放弃某些长城的突出地带,撤退当地百姓的准备。

  “陛下,臣听说,有匈奴副使,悄悄的通过中间人,向主父偃提出了私下会面的意思……”颜异在一旁笑着道:“看来,匈奴人内部,不是一条心啊!”

  刘彻笑了一声。

  匈奴人什么时候团结过?

  五单于并立之时,打出狗脑子也就算了。

  哪怕是在其鼎盛时期,所谓的雄主老上单于统治之时,以刘彻所知,匈奴内部就爆发过不下五次的内讧。

  老上甚至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叔叔和儿子。

  囚禁了自己的舅舅跟幼子。

  至于如今的军臣?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善于团结和拉拢他人的君王。

  恰恰相反,他总会自以为是的做出很多破坏匈奴团结,引发不满的决策。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