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哪敢啊_对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逃离了。

  这个经过是俞泰后来被抓获交代的案件经过,由于郑胜已经死亡,这已经是死无对证的了。所以郑胜究竟是怎么死的就成了一个说不清楚的事情。是不是自杀,还是被逼迫自杀,就很难证实了。

  俞泰之所以能被抓获,是省公安厅在金达的督促和省里领导的压力之下,加大了侦查力度,发现了俞泰在抓捕郑胜之前的行踪很可疑,就围绕着俞泰展开了侦查,很快就找到了俞泰的同学身上,几番攻心的审讯之后,俞泰的同学承认了自己给俞泰通风报信的事实,俞泰因此也就被抓获了。

  案件到此算是进展顺利,可接下来麻烦就来了,俞泰交代说“他之所以会通知郑胜,是因为市委副书记秦屯交代他要关照郑胜,秦屯担心他跟郑胜之间的很多交易会被曝光,因此就要俞泰多注意伍弈命案的进展。”

  于是秦屯就被俞泰咬了出来。可是接下来要不要对秦屯采取措施,省里面的领导们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一些领导认为应该及早刹车,不要再继续追查下去了,如果追查下去牵涉干部太多,会引起海川政坛的地震的,那个时候将会对海川政务的稳定很不利。另外一些人则认为除恶务尽,腐败已经成为百姓们深恶痛绝的毒瘤,不管牵涉到谁,必须一查到底,否则无法给广大人民群众一个交代。

  张林是刹车派,他是想保护海川市的广大干部,他知道秦屯在海川的根基扎得很深,动了秦屯,可能海川市一大批干部都要受到牵连,因此主张不要动秦屯为好。另一方面张林心中也有一些自私的想法,这一次事件跟当初市长徐正出事的那一次不同,那一次的出事最终只牵涉到徐正一个人,对海川政坛的影响不大,这一次则可能牵涉到海川政坛的方方面面,将会在海川政坛掀起一场大的风暴,而他这个市委书记是海川政坛的一把手,对这么大的案件将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不想严查下去最终影响自己。

  金达则是严查派,一方面这是他的个性使然,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一向是坚持原则的;另一方面他也敏感的意识到这是一次他在海川政坛树立威信的好机会,也是一次清理整顿海川政坛的好机会,他可以借此整肃一下海川官场,清除一些腐败的官员。

  这还是金达和张林之间第一次产生根本性的分歧,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互不相让,金达因此就感到压力很大。一直以来,张林都是很支持他的工作的,他们这一二把手之间可以说是合作无间。可这件事情上张林偏偏不肯有丝毫让步,即使金达跟他说明了自己的很多理由也不行。

  这件事情可能牵累众多,便有很多人敏感的意识到他们可能也会因此而倒霉,一些风言风语就开始因此而起,各种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