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大明星_对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耳濡目染之下,傅华多多少少也懂一点京剧。他虽然不知道台上表演的演员有什么来头,却听得出表演杨延辉演员的唱腔流派,这是一种典型的杨派老生,讲究把声音往前打,不象其他流派声音靠后,很多高腔声音虽然是上去了,但是不打远。余派老生以前戏迷们给起了个外号叫做“余六排”,意思是当时没有话筒的条件下,只有前六排的观众能听清楚。而杨派老生则不同,他们的中、低音是强项,而且浩大,最后一排的观众都能听的很清楚。正所谓“气沉于底,声灌于顶”。

  台上杨延辉西皮快板唱到,我和你好夫妻恩德不浅,贤公主又何必过于歉言。杨延辉有一日愁眉得展,也难忘贤公主恩重如山。

  铁镜公主(西皮快板)说什么夫妻情恩德不浅,咱与你隔南北千里姻缘。……最好听的部分到了,台上大锣连打“串锤”,起西皮快板。杨四郎撩袍挑袖,站立于宫门,心神激荡地唱道公主去盗金鈚箭,好到宋营拜慈颜。扭转头来叫小番!

  “小”字一出,声腔急速上翻,其“番”字如离弦之箭,直射清空,在高八度音区上迸发出又亮、又长、又足的激越之声来,充分抒发出了四郎延辉回营探母刻不容缓的情感。

  贾昊忍不住一拍桌子大声叫道“好!”此时全场的气氛被烘热起来,满堂喝彩,掌声不绝。

  傅华知道这个叫小番就是京剧中有名的“嘎调”了,很多老听家听坐宫这一段,就专听这一口,这也是是评价一个演员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小番叫完,坐宫一折基本结束,下面的节目就是一些京韵大鼓魔术之类的,贾昊便显得意兴阑珊,看了看傅华和丁江父子,说“我们去四合茶院坐坐吧。”

  这个表演大厅太过于喧闹,并不适合谈话,丁江巴不得离开,连忙说好。

  五人去了四合茶院,这里跟表演大厅又是一种另外局面,古琴声声,显得十分幽静,选了一个包间坐下,贾昊说“不好意思,这京剧是我个人的一点癖好,没让几位闷着了吧?”

  丁江笑着说“怎么会,多好听啊。”

  贾昊又看了看傅华,笑着问“小师弟这个年纪应该不喜欢这个调调吧?”

  傅华笑了“这是我们的国粹,多好啊。今天这个杨延辉很不错,唱出了杨派老生特有的苍劲和雄浑,不过似乎功力稍显不足。”

  贾昊眼睛亮了“小师弟也懂京剧?”

  傅华说“不敢说懂,稍知一二。”

  贾昊说“我听过这个刘越唱过几次了,每次总感觉他唱腔有什么问题,可又总说不出来。小师弟知道问题的所在吗?”

  傅华笑笑“我就是随口一说,师兄别当真。”

  贾昊说“不然,我也总感觉这个刘越有不足之处,小师弟还是说说看。”

  傅华说“那我就班门弄斧了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