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买官卖官_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但是,这话是张斌让人当众宣布的效果就不一样了,大家都相信,这绝对是真的。

  一时之间,下面所有大商户都激动的面红耳赤,银子,他们有,甚至,一个大商帮凑出一千多万两银子都没有太大的问题,问题是这银子花的值不值。

  如果白出钱,大家可以给张斌面子,每人拿出几万两来,权当时报恩了,想让他们每人掏出十多万甚至几十万两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纳捐助饷法》一抛出来就不一样了,花钱竟然能买到大官真的出乎大家意料之外。

  五十万两买个正五品的朝廷大员,值不值?

  一百万两买个正四品的朝廷大员,值不值?

  值啊,简直太值了!

  商户,在大明是一个最畸形的社会阶层,他们有钱,却没有地位,他们不能穿绫罗绸缎,不能住豪宅大院,不能坐轿子出行,甚至连教司坊官办女支院他们都没资格出入。

  虽然到了明朝中后期,这种限制已经有所松动,商户只要不到处炫耀,你穿绫罗绸缎,住豪宅大院,坐轿子出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这些都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人家不跟你较真,一旦碰到贪官污吏要跟你较真,就凭这些事都能整得你倾家荡产!

  他们急需获得社会地位,培养后代去考科举获取功名甚至是纳捐买官盛极一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就算是以前,他们纳捐最多能买到个七品以下的散官,也有很多人趋之若鹜,因为有了官职在身,他们的社会地位就不一样了。

  想穿绫罗绸缎,随便穿;

  想住豪宅大院,随便住;

  想坐轿子出行,随便坐;

  想去教司坊官办女支院,随便去;

  不说县太爷在自己面前要低头,至少那些什么九品芝麻官甚至是不入流的小吏是不敢在自己面前张狂了。

  还有,能在族谱上记一笔,某人某年出任中书舍人或者光禄寺大使什么的,这本族谱的含金量就不一样了,那真叫一个光宗耀祖啊。

  现在,张斌竟然告诉他们,连正五品、正四品的朝廷大员都能买的到,这是什么概念,连县太爷都要跪在他们面前叫大人,连知府大人都要以礼相待,跟他们平起平坐!

  还有,在族谱里面记上一笔,某人某年出任光禄寺少卿又或是太仆寺少卿,这还得了,这已经不是光宗耀祖的问题了,这是要光耀后世,被自己的子孙后代传颂啊,我某某老祖宗是光禄寺少卿,我某某老祖宗是太仆寺少卿,这话说出去,多有面子。

  因此,陈子龙刚把《纳捐助饷法》念完,整个场面都有点失控了,下面的大商户都不顾礼仪,激动的讨论起来。

  “老王,光禄寺少卿你要不要,你不要的话先借我点银子。”

  “老赵,我金陵哪家店面你要不要,要的话我马上盘给你。”

  “老周,我想捐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