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5章 全线溃逃(三)_回到民国当大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谋长兼111团团长。

  而在随后的包抄作战,何应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鲁涤平独到的慧眼。

  此刻111团就肩负了全师突击芜湖到南京之间道路的重任,而第一营营长张自忠则作为全团的先锋冲在了最前面,而对于原本处于他们正面的卢永祥的北洋第十师,鉴于他们都在忙着往浙江方向做死的撤离,鲁涤平也就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最后的阻击地点是由鲁涤平这个被王振宇称为有些鬼机灵的家伙亲自确定的,马鞍山,原因则是因为北洋军虽然不敢走水路了,但是必然是贴着长江回南京,因为这是最安全的作法,而随后这个建议就被鲁涤平通过师部的电台传到了右路军指挥部,再逐级上报到了东南方面军司令部司令官李宗仁处。

  此刻的李宗仁要忙的事情可就多了,作为方面军司令官,他不可能跟左右两路军指挥部那样只需要负责军事行动,他还的对政治负责,从去年十二月出兵以來,青年军火箭般的进军速度带來的最直接的影响不是举国上下的一片震惊,而是大批新光复地区的政权空白。

  大批的国社党干部为主体组成的工作队在安保部队的保护下勉强接收了这些地区的政权,但是随后而來的是一大堆的麻烦。

  一方面这些由国社党组成的工作队要和地方上原有的势力争夺该地区的实际主导权,另外一方面他们也被要求尽快稳定所在地的局势,然后尽可能的为前线作战的青年军筹措军饷和物资,毕竟随着战线的不断拉长,很多物资再指望通过安江运输也变得极不现实起來。

  这个要求本身也许不矛盾,如果是能力很强的同志,那么他会把这二件事情一起办了,先把地方实力派该打压的打压,该拉拢的拉拢,然后地方秩序自然就稳定了,筹措物资的任务也就不难完成了,可惜工作队的同志未必个个都有这么强,人类向善的一面决定了他们在面对地方原有强硬势力的时候习惯性的选择了妥协和退让,然而历史残酷无情的告诉他们,这是在养虎为患,李宗仁现在在安徽就出现了这个问題,很多地方的工作队在派出后,都被当地的土豪劣绅们折腾的苦不堪言,排挤,听调不听宣还是比较好的状态,更为严重的甚至还打出了孙山的旗号组织地方武装,公开以武力驱逐,攻击国社党派出的工作队,造成了不少流血事件。

  这就导致了李宗仁对于战事的考虑时间大大减少,而他名义上的参谋长偏偏又是白崇禧这个正在前线带兵作战的兼职,这就逼得他每天不得不把精力用在调动安保部队去弹压,和不断和乡绅集团愿意和政府合作的代表人物见面会晤上,同时他还要和上海方面的杨永泰,王亚樵等人保持联系,因为整个会战最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