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五章 戒备_铁幕19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受益于西峰老城商业力量的涌入,如今新城已经很繁荣,而且各临街建筑相继完成后,外地一些客商也在这里置办门店,做起了流通买卖。再加上工人家属建立的各类小吃店、日杂店、成衣店、小酒馆等各类小商铺,可以说在商业领域新城已经初步有了一个城市的雏形。

  同样,由于西峰老城行政机构的管理范围延伸到了新城,各部门扩充之后,已经初步担负起新城的各项管理职能,更由于新事务不断出现,小舅杜立奎征询各方意见后,行使了代镇长的权力,在镇公所行政机构中又增加了一些新部门,比如交通股、电力股、电报局、工业局等。这既搭起了日后城市管理机构的架子,也趁机培养了人才。

  要说在新城大家最爱去的地方,那可能是包括西峰公园在内几座城市公园,或许还要将一些街心花园和社区广场包括进去,但要说去的最多的地方,却一定是陇东技术学校、西峰第一小学、西峰中学和散落在街道里的几座文化宫,对于绝大多数工人极其家属来说,无论他们愿不愿意,每天晚上都要抽出几个小时时间,到这些地方接受扫盲和基础文化教育。

  除非他们离开陇东集团,不然这种教育将一直进行下去,尤其是工人,有了基础还得去技术学校,在那里他们必须得学会一两门技术,而即便工作中技术达标了,同样要去那里进修,据说这是为了培养什么高级人才。

  强制命令是一方面,金钱诱惑也是一方面,虽然不一定科学,但陇东已经有一套粗浅的标准来划分工人级别,如果说普通工人是三十大洋每月,那高级技工就能有一百大洋,中级也有六十大洋,到工程师一级就更了不得,初级就一百五十大洋,高级则超过三百大洋。

  这是一座不断提高不断成长的新城,在吴安平金钱刺激下,它活力之强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但从方方面面来说,它同时也是一件半成品,是一座粗糙的城市。因为急于赶工,几乎所有建筑的外部修饰都没有同时完成,只留很少人完工后进行,所以到处都是毛胚。街道也是如此,到处是管线坑道,虽不影响通行,却杂乱而不整洁。

  这些暂时来说,是需要小舅杜立奎操心的问题。不过现阶段,需要着力解决的还是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无论人还是城市,妆容都不是最需要考虑的。

  小舅现在是个万金油,哪里需要他就到哪里去,不过看他满面红光的样子,显然对这种状态很满意,吴安平原来还觉他可能很累,见状也没说什么。其实目前关岭东、陶玉山、杜立奎已经从工作中提拔了不少中高层管理人员,各有一个团队在协助他们工作,吴安平因为老在外面跑来跑去,对这方面就比较迟钝。

  小舅告诉吴安平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