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六章 德胜楼饮宴_铁幕19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幅书画中中的一诗,白石先生写了一首《感怀》。前些日子他本待返乡看看,却被战乱所阻不能成行,更见民众哀离,正心有所感,今日便正好借此一抒胸臆。吴安平虽看不出好坏,但也觉“宁学离乱犬,莫做蓬蒿人”一说,道尽了乱世众生的悲苦。

  两幅字,一幅写得是李白的《行路难》长卷,一幅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四幅画画的是戏虾图、鱼趣、寒枝图、春蚕,正和花鸟虫鱼四类。

  三方篆印立时做不出来,不过吴安平也选定了要刻的字。一是“每临大事有静气”,一是“随心所欲不逾矩”,最后一个是“不亦乐乎”。这三方篆印吴安平明天才能得到,因此他也不得不在北京再逗留一日。

  梅兰芳的画虽然不如白石先生,但对吴安平来说也是珍贵异常。他也没选别的题材,梅兰芳是京剧大师,他便径直要了生旦净末丑五幅戏剧人物图。

  虽说快速,但这总共十二幅字画也花了一个上午,白石先生安排了中饭,吴安平推拒不过,也就留了下来。席间几人闲聊,免不了谈到时局,白石先生和梅兰芳俱是一片悲观,叹息不已。吴安平本也想趁机谈谈自己的抱负,又觉现在气势未成,空口白牙难免招人耻笑,也就笑眯眯只顾吃饭,若两人询问看法,他便说“待些时日再看,可能会有新气象”,两人便问可是指广州革命政府,吴安平却闭口不答。

  吃过饭,三人又正厅用茶。

  这时梅兰芳提出告辞,白石先生留客,梅兰芳却说:“今日本待多跟老师学些时间,但明日蒋百里将军离京,冯耿光大哥邀了我晚上作陪相送,不好不去,需早早做些准备。”

  见梅兰芳确实有事,白石先生便不多留,吴安平也趁机告辞,跟着梅兰芳出了齐宅。

  两人在门前作别,临行前,吴安平突然问道:“梅先生,敢问蒋百里将军的送别宴定在何地举行?”梅兰芳虽觉他问得突兀,仍是答道:“前门的德胜楼。”又道:“你要有兴趣,便请一起过来。”吴安平知道他只是客套,不然也不会不说时间,摇头笑笑,两人便各奔东西。

  其实吴安平是对参加这个送别宴的人感兴趣。

  梅兰芳口中的大哥冯幼伟并不是一般人。他名耿光字幼伟,曾赴日留学,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二期,是蒋方震、蔡锷、张孝准的学长,回国后效命北洋,中华民国建立后,曾任袁世凯总统府顾问、参谋本部高级参议,领陆军少将衔。但吴安平更看重他现在的身份,现在的冯幼伟是中国银行常务董事,还兼北洋保商银行董事、大陆银行董事、中国农工银行董事,可以说是现下中国最出色的银行家之一。

  蒋百里更非常人,百里是他的字,名字其实叫方震。吴安平在了解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