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五章 舆论狂潮(2)_铁幕19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舆论狂潮(2)

  许多民国新闻人其实与现代新闻人有两个相同的特质。首先是重国外轻国内,极为在意外人的看法,而轻视国人的意见,报导事件也是一样,国内交通事故有多少不去关注,国外一个连环撞车都能报道几天;另外就是都更愿意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去博取关注度,内容是否与标题一致,那就随后再说。

  《英文导报》率先转载冯玉祥炮制的讨吴檄文后,各地英文报纸登时跟上,使吴安平这个本陌生的名字,几乎一夕之间为各国驻华人员所熟悉,同时一些订阅英文报纸的国人,也就此知道,在甘陕还存在这样一支意图“分裂民国”的势力。当然,并不是没有人发出疑问,但日本主导的《标准报》横插一脚,顿时使这些人倾向于相信先前的报道。

  这时,国内的报纸开始跟进。北京的《世界时报》、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申报》及武汉、长沙、广州等各大城市的重要报纸,都按照《英文导报》标注的转载出处,向《西北民报》提出了转载要求。这正是冯玉祥期待的局面,他自然不会拒绝。但同时,这些报纸又将《标准报》炮制的《何为中国》一文翻译后,同时转载了上去。

  这一轮的动静可就大多了。举国哗然,吴安平一夜之间名声大振,却又臭不可闻,无论南北东西,俱是一片声讨、咒骂声。

  吴安平本就崇尚言论自由,所以解放军占据甘陕之后,兰州及西安的报界氛围又比先前宽松不少。为规范言论及确定明确报道责任,西北临时政府虽然通过了《新闻及出版法》,但还未来得及推广。于是,甘陕本地报纸也没给吴安平留面子,只比各地晚一日,兰州的《兰州日报》、《大河日报》及西安的《新秦日报》、《西安评论》等报刊,也进行了转载。

  在甘陕,民众可就不只是哗然,而是近乎沸腾了。

  对于知识分子和文化青年来说,《标准报》那篇文章只当其放屁,但对《西北民报》那篇却感想复杂。其实他们也有相同的疑虑,越认识到陇东集团及解放军的强大,这种疑虑也就越深。很奇怪的是,即便有人感觉一两年后,单凭解放军便足以横扫北洋诸系,也居然未曾生出以其替代北洋或国民政府的想法。

  这些文化人议论纷纭,论战不休,彼此争执十分激烈,但对普通百姓而言,根本没人去关注报纸上的消息,刚开始自然也平静如常。但总有茶博士、酒博士在饭馆、酒馆、茶楼当差,卖力诵读,又有人见一些文化青年及老者争执得面红耳赤,不免上前多问两句,于是,又隔不到半天,此事便传入市井坊间,同样激起了强烈风潮。

  老百姓其实最能分辨世道人心,也最懂得知恩图报,当无数农户、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