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1章 言外之意_混在东汉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大王拿个主意,我们大家一起出力,帮陛下度过这个难关。我想陛下将来肯定不会忘记大王的功劳的。”

  刘元起心知肚明,淡淡的摇了摇头:“我呢,说实话,已经贵为楚王,不敢再有任何奢望,功劳不功劳的,并不在我的考虑之内。我只是实力有限,就算把整个家产全填进去,也不敷使用,所以这才不敢大言。如今有大将军一起出力,我想,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这个困难还是能解决的。”

  宋奇连连点头:“请大王指点。”

  刘元起抚着胡须,提了一个建议。他说,我楚王府虽然有点钱,可是也不足以duli承担这么大的事。但是,陛下不仅仅有我楚王这么一个藩王啊,还有其他好多王,除了藩王之外,还有大将军这样的外戚重臣,集我们大家之力,难不成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是牵涉的人太多,处理起来有些复杂,我们要事先提一个章程出来,免得有人担心陛下有借无还,到时候藏藏掖掖的,不够爽快,反伤了和气。

  宋丰父子还在思量刘元起的真实用意,曹鸾却一下子听明白了。刘元起不是不掏钱,但是他不肯白掏钱。上次天子御驾亲征,他前前后后捐了两个亿,对于楚王府来说,这笔钱完全是白给的。可是这次不一样,仅是赏赐立功的将士,没有四五亿钱就解决不了,再加上对冀州战事的准备,少了不能少,要有十个亿。这还是前期准备,一旦开战,那就是个无底洞,打一年仗,没有四十亿是想都不要想。

  这样巨大的数目,仅凭国库支持肯定支持不住,以目前大汉的情况,财赋能解决大概一小半的数额,也就是不到二十亿,这已经是不小的成就,在天下没有统一的情况下达到了大汉财务状况最好时的水平,是孝桓、孝灵二帝时不敢想像的。这些都是新政的功劳,但新政实施时间,特别是在益州、荆州、扬州实行的时间还短,其潜能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一年抽出十多亿的财赋来进行平定冀州的大战,已经是捉襟见肘了。前几年以守代攻,还能勉强应付,今年一主动进攻,开支急剧增加。司徒卢植这两天正为了能加一些赋,和各州郡的刺史、太守讨价还价,为此头发都白了不少。

  这么大的数目,楚王府同样也承担不起,所以刘元起提的建议是,发动所有的藩王和大臣一起集资,人多力量大,肯定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么做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藩王和大臣们都愿意掏钱。

  怎么才能愿意掏钱?那当然是借,而不是要。借,就有还,说不定还得有点利息,愿意掏钱的人就多。如果是要,那就麻烦了,再有钱的人也不愿意白给啊,大家都是藩王,升爵肯定是不可能的,除非迁一个好的封地,如今大汉好的地方基本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