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9此人如何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69章769此人如何“没错,就是修书!”回过神来,徐光启肯定的答道。

  “理学昌盛,虽是儒教发展支流之一,但真正原因,还是帝王支持,太祖定国之后,重开科举,以朱子集注为科举内容,以八股为题材,画了个圈,凡是出题、回答,皆需在此范围之内。”

  “若想西学昌盛,也必须如此,帝王支持,走科举路线,这才是推广一门学说的最佳途径,只需要几届科举后,取代理学,轻而易举。”徐光启将根源说了出来。

  “帝王支持,想是不缺!”孙元化看了眼老师,“老师如今圣眷正浓,诸多举措,虽然是老师下令,但都出自陛下,陛下有改革之意,定然支持老师。帝王支持可以不虑,唯有科举......”

  “修书之后,让陛下下令,定科举范围,于乾圣七年重开科举,一举而定!”崔呈秀接话道,和孙元化合力,将一条清晰的路线定了下来。

  “可是,这样会不会阻力太大?”说完,崔呈秀有些沉默,他是当过首辅的人,自然知道,要盯着所有朝臣的压力去做这件事,到底有多难。

  而且这不仅仅是和所有朝臣为敌,更是和天下的读书人为敌,所有读书人都习惯了以朱子集注为学习、答题范围,贸然更改,民间沸腾!

  西学的书籍就算修了好,恐怕也只能是束之高阁,无法推广。

  “老师可有解决方法?”孙元化满含希望的问道,这是当前最关键的问题,如何推广。

  “哈哈,这个着眼点,还是在科举,不过不是你们说的。”徐光启摇摇头,他们方向对了,但是方法却不太对。

  “让你们平常多关心下朝政时局,就是不听。”

  “今年大朝会,礼部已经有了三级学校的计划,明年等到三千万税银收上来之后,就将全面铺开,以一百所太学书院为基础,四面开花。”

  “欲考秀才,需从小学毕业,欲靠举人,需从中学毕业,欲考进士,需从大学毕业。而我等之书籍思想,则可依托学校,成为教材,铺展开来。”徐光启侃侃而谈,将教育计划娓娓道来,其中宝库了考试、入学、升学、毕业等等,包括后面的科举。

  “今后啊,凡是取了秀才功名的,要么升学,要么进入县衙做事,从县衙开始做事,而中了举人也是如此,只是进的是府衙。功名虽有高下,却都能为官,只是起点不同而已。而升学,则取决于学校,功名非是必须。”

  这么规定,就是把秀才试当做一项保障,你要是能升学,就升学,不能升学,也可以进入县衙做事,如今各地县衙可是很缺人的,一个秀才过去,总比其他人要好。

  “如此,时间上来得及吗?如今各地的书院可只是收蒙学童子呢!”崔呈秀不解的问道,河北也有学院,崔呈秀到看过,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