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6谁的儒术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事相询。”徐光启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今年冬季,各地秀才试是否如往常一样举行,春闱和秋闱呢?是否举办!”

  “秀才试!”朱由检沉吟了下,道,“照常举办,不过考试内容变一变,各府县不是多缺人嘛,让他们自己出题,除了四书五经外,算学和律法都考一考,然而他们择优录取,吸收些人才进县衙府衙。”

  “取得了秀才功名的都进县衙?”徐光启诧异的看了眼皇帝。

  “对,全部进府衙,几年暂且先这样,明年内阁要争端下秀才试,让其更加严密和公正。”朱由检敲着桌子说道,他有意把秀才试也纳入到科举的范畴中来,然后让整个科举变成后世的公务员考试。

  秀才就相当于事业编的考试,各县市自己举行,而乡试则是省考,由各行省举办,会试则是国考,由内阁举办。

  如此一来,就相互衔接上了,也不会动的太大,至少框架保留了,让百姓更加容易接受些。

  “至于今年的秋闱和春闱,不考,朕说停科举,起码也要停一届。乾圣七年再重开科举,不过这考试内容,朕是要变一变的。”朱由检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变?怎么变?”徐光启感兴趣的问道。

  “还没确定,不过既然内阁正好没事了,这个冬天朕就来办这件事。”朱由检神秘一笑,没有直接回答。

  “那老臣就等陛下的好消息了。”徐光启摇头失笑道。

  第二天,帝国日报就刊登了这则关于科举的新闻,虽然今年科举依旧不开,让人有些诟病,但大多数人对于乾圣七年重开科举的好消息,依然兴奋不已。

  毕竟有了个确切的消息,有了盼头,就有了奋斗的目标。

  当然,大部分的注意力都被这则新闻给吸引过去,对于后面的一些新闻,就有些关注不足了。

  皇帝整顿翰林院,同时成立格物院,钦天监并入格物院,同时诚邀天下大才,入翰林和格物两院,其优秀者,可选为院士,其品级等同于正三品。

  当然,一般人不会关注这个,但某些眼光深远,谋求万世的人,却一眼就盯到了这则新闻。

  绍兴山阴。

  黄道周和刘宗周相对而坐,于凉亭下饮着清茶。

  虽然北方已经秋意浓重,寒风将临,但南方依然比较热,此时在室外进行一些活动正好。

  “这报纸你看了吗?”黄道周将一份报纸拍在桌子上。

  黄道周虽然只是天启二年的进士,但是名气很大,他在程朱理学上的造诣很深,又有了上次大辩论的事情,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也因此声明遍布天下。

  “看了,怎么幼玄有兴趣?”刘宗周笑着说道,他成名比黄道周早,年纪也比黄道周大七八岁,因此看到对方是一种看待后辈的眼神,并不因对方和自己观念不同而敌视。

  “是有兴趣,陛下诚邀天下英才入翰林院,修撰大明律、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如此盛世,我怎能不去呢!”他指着报纸上的文字道,“我若不去,岂不是让一些小人歪曲了圣人经典。”

  “哈哈,你怕是为了乾圣七年的科举而去吧,陛下欲便科举内容,翰林院的动静可是先兆啊!”刘宗周眼睛也很毒,一眼就看出来朱由检深层次的用意。

  “还有这格物院,怕是也不简单,乾圣七年的科举,恐怕也要参一脚了。”

  “那在下就更要去了,决不能让一些奇谈怪论进入了科举!”黄道周愤概道,“启东先生,您可愿同在下一道进京,应陛下之邀请?”

  “也罢,同去,同去,老夫若不去,陆王心学,恐怕就要被排斥了!”刘宗周看的也很清楚,这一次的邀请恐怕不简单,若是他猜的不错,这次翰林院格物院重开,怕是和前次的大辩论有关。

  陛下,也欲效仿汉武,独尊‘儒术’啊!

  只是不知道,这儒术是谁的儒术!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