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8边吃边谈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刚才方正化见陛下和首辅大人谈论的兴起,不太敢上前打扰,此刻见有个机会,哪里敢浪费,立刻差人以最快的速度,将膳食给端上来。

  要是让皇后娘娘知道,他跟在旁边皇帝都没吃放午饭,一定会狠狠责罚他的。

  “什么时辰了?”朱由检一看端上来的膳食,不免一愣,转头问道。

  “陛下,已经午时三刻了!”方正化有些委屈的回答。

  “这么晚了,难怪朕感觉又累又饿!”朱由检恍然大悟道,随后他招呼道:“来,徐爱卿,做着吃,边吃边聊。”

  他率先做下去,喝了一杯温酒,在外面走的久了,手脚都有些冰凉,喝点酒正好暖暖身子。

  “那老臣就不客气了,走了许久,的确有些饿了。”徐光启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下来,半点谦虚和不自在都没有。

  到了这个地步,的确没有必要太拘束了。

  两人吃了几口,点了点肚子,身子暖和了些后,又忍不住交谈起来,一边吃,一边谈,虽然不合规矩,但却自在无拘束。

  “陛下,港口呢,交由何处管理,是由内阁直管,还是划归市舶司,商部,或者驿部管理?”徐光启问道,这又是一个比较凸出的问题。

  港口的便利性,已经毋庸置疑,目前正在转送的漕粮以及陕西灾民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此时,海运已经是大势所趋,不是损失一些船只就能阻止的。

  其实这种事情也很简单,只要皇帝真的认识到了其便利,想要推广,那么几乎不可能有阻力,就算有,也很容易能克服。

  历史上,隆庆开海最后失败,归根结底,还是隆庆帝对于好海运没有一个感性、准确的认识,很容易遭到别人忽悠,当出了一些事情,又被人说几句,新事物很容易就失败。

  只是,这些对于朱由检来说自然是不存在的,因海运绝对会一直持续下去,而作为其关键点——港口,又成了一个问题所在。

  港口一本万利,谁都想加你个其收入麾下,这可是源源不断的政绩啊!

  “交由地方管理吧。”朱由检想了想道。

  “地方?”徐光启有些疑惑,他做了很多设想,但唯独没有考虑地方,“为何?”

  “港口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涉及的地方众多,税收、民生、交通运输等等,情况复杂,不适合单一的部门掌管,交由地方正好合适,当中枢的制度推广下去后,有足够的部门参与其中,共同管理。”朱由检解释了下。

  “言之有理。”徐光启微微点头,不过,他还是有很多疑问:“为何不仿照盐业公司,以公司的形式管理港口呢?”

  “不合适,港口不仅仅是只有商业功能,还有行政功能,市舶司不仅仅要管理进进出口贸易,还要管理人员的流入流出,不是什么人,都能随随便便的进入大明的!”朱由检点了一句。

  这是政府部门,不能交给私人掌控,外国有私人港口,但这种事绝不可能出现在华夏的大地上。

  “军港单独划分,由海军自行管理,民港交由地方。”朱由检做了最终的划分确认。

  “陛下深谋远虑,老臣敬服!”徐光启颔首,不枉他如此维护皇帝,皇帝的确雄才大略,考虑周全。

  接下来,他们一边吃一边谈,话题逐渐从上层建筑转移到地方,各方面都做了一个深入的探讨和交谈。

  这场谈话,算是给徐光启树立了一个改革的方向,让他不再茫然,意义十分重要。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