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群情反对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1章391群情反对“附议!”

  “我同意刑部薛大人的意见。”

  “这仅仅只是一个提议,完全没有详细缜密的计划,如此草率的改革,绝对不能实行下去。”

  三法司的三位主官都表示了隐晦的反对意见后,其他官员也没有沉默下来,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就算和这件事无关,他们也都开口说了两句。

  长久的不在会议上显示自己的存在,会让人遗忘自己。

  当然,他们有的人说的话仅仅只是表示反对,还有的则稍微有点见底,看出皇帝这个所谓变革的缺陷之处——没有一个完整而周密详细的计划。

  乾圣帝是一个喜欢新奇和创新的皇帝,这是显而易见的,但他的变革不一定都是好的、正确的。

  就比如都察院在地方开办分院,完全是源于一个愤怒下的错误。

  乾圣帝并不知道,提刑按察使司就是都察院在地方的监督机构。当然,这也和这机个构管理范围非常广有关系,审判案件、监察、巡堤、巡海、驿传、提学等,都归属他管辖。

  如此多的事务,以当时皇帝暴怒的状态,遗忘两个不算啥。

  当时甚多官员甚至一度以为,皇帝会将给事中给彻底裁撤掉。

  仅仅是将当时的都察院大部分御史下放,然后再补充一批,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至于地方多了个机构,不算啥,正好专职化督查。

  实行了只以查处弹劾官员为功绩的考核后,地方都察院的战斗力相当猛,一年来干掉了很多官员,狠狠纠正了一把现在的房子,算是错有错招。

  但是,地方都察院的结果是好的,但不掉表每一次的变化都是好的,所有的官员相当警惕皇帝的变革。

  就像这次,无法拿出一个可行有效的变革来,是不会有人同意的。

  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反对的意见,当然,也有些人没有开口,尤其是尚书们,他们十分谨慎的,将目光看向了前面的几个座位。

  刚刚完成了派系的选择,在大佬没发话之前,他们不好表态。

  看着大半都反对的官员,王体乾不自觉的握紧了手,嘴唇蠕动了下,刚想开口,然后似乎想起了什么,最终还是没有张开嘴,而是抿着嘴,眼睛紧紧的盯着朝堂,将所有人的发言都记载下来。

  “你们怎么看?”徐光启望向其他三人。

  “太草率!”钱龙锡摇了摇头。

  “这不是当前的重点。”王在晋也不太同意,他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军事问题,九边、卫所、辽东、女真,这才是亟待解决的,而所谓制度的变革,应当等局势稳定下来后才考虑。

  “我也觉得太急躁了些。”熊文灿见其他人都不赞同,自己也随大流的说了一句。

  “嗯,那这条暂时搁置。”徐光启点头,他也不赞同现在进行太多的改革,尤其是在财政入不敷出的状态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