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重订赋役黄册_大明圣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派的提议作罢!”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皇帝竟然听信了这样说服力严重不足的话,直接罢免的温体仁的这条提议。

  这个车拐的有点湾!

  所有人脑筋都没转过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连毕自严也是如此,皇帝就这么简单的相信了?

  不少人抬头看向皇帝,却发现皇帝面无表情,看不出来什么来,如此高深莫测的形象,令他们心中有些惴惴不安。

  皇帝是真的相信了毕自严的话,还是知道些什么?

  各种纷杂的想法在某些人的脑子里捣腾着,让他们头有些痛,不由的心中恼怒道,“皇帝出什么宫,见多识广了,以后还怎么忽悠?”

  “还有什么法子,可以解决财政问题?”朱由检再次发问,不过这次他多加了一句话,“若是没有,那么加的俸禄,暂时停止吧!”

  后面这句话,顿时令所有朝臣坐不住了,官员嘛,涨上去的东西,怎么可能再降下来,一旦其他官吏得知这个消息,中枢的朝臣绝对会被骂惨。

  士林们可不管你们有没有钱,发不下来就是你们的错,以后写信给报纸天天骂你们。

  到时候户部、给老、吏部全都是背黑锅的对象。

  一想到这个情况,这几个人全都面色如土,千夫所指,无疾而终,他们可不想尝试这样的待遇。

  “启奏陛下,臣以为大司徒(户部尚书)所言甚是有理,当清查户籍黄册,重新厘定天下田土。”钱龙锡立刻站出来道。

  他要第一时间甩掉黑锅,同时将最容易实现的举措抢先说出来,尽量改变皇帝的一些印象,刚才皇帝的表现,让他意识到,乾圣并没有这么简单,自己势单力孤之下,先行避让锋芒,以待时机才是。

  因此,他表现的很积极,力挺毕自严刚才的重定赋役黄册的政策。大明收税靠的就是赋役黄册,这东西全部都储存在南京,如今则被运送到京师。

  上面记载的所有土地的所属,人口等等,地方官就是照着这个却去收税的,上一次清查户籍黄册还是在万历朝张居正秉政时期,之后一直沿用下来,很久都没改。

  如今都五六十年过去了,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土地多有出入,查一查,肯定能有所收获,而且也不会如加派那样,家中农民的负担。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田税的,毕竟这种额度其实很有限,免不了太多。

  很多士绅都是勾结地方官吏,利用赋役黄册很久不曾更改的漏洞,来转嫁税收的。农民因为田地卖给了地主,但赋役黄册没改,上面的名字还是农民的,那你就得交税,不交也不行。

  很多佃农都是这样,租种着地主的地,还要帮地主交税,一个人承担双份重担,再加上徭役摊派等,重重重压下,一贫如洗是常态。

  钱龙锡估摸着,皇帝不同意毕自严的建议,应该是以为这和加派是一个性质,看皇帝对加派毫不犹豫的否决,就知道他对这种涸泽而渔的主意没有兴趣,更喜欢的是能持续,长久的而不加重百姓附带的方法。

  不得不说,钱龙锡的猜想很正确,听完他的解释后,朱由检恍然,他真的以为毕自严说的方法和加派一个性质。

  原来,就一个本子的事,里面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啊!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