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二章 季汉长存(五)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迁都劳民伤财,不知劳了哪里的民?”

  诸葛亮一怔,下意识答道:“匈奴、鲜卑、羌……”

  话已至此,诸葛亮也反应过来了,修缮扩建官道耗时数年,其中劳工泰半都是诸胡之民,李澈的表现,显然是不承认这些胡人为民。

  “是不是难以接受?因为为师平日里常常和你们说华夏夷狄爱之如一?”

  诸葛亮有些艰涩的点了点头,司马懿倒是毫不意外,乐呵呵的看着。

  李澈摇摇头,许是因为徐州未曾遭到严重兵祸,诸葛亮也没有逃难的经历,少了不少磨炼,比起历史上那位年纪轻轻定三分策的武侯,此时的诸葛亮显得有些天真。

  “自古皆贵华夏,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李澈轻轻自语,笑道:“便是陛下这句话,也是为师劝他说的,可真能爱之如一吗?且不说诸胡大多野性难驯、不知恩义,只说我大汉国力,足以对这些胡人一视同仁吗?难不成还要赋予这些胡人参加科举的权利,保障他们在劳役中的人身安全?可正是因为为师不想付出太多的成本,才选择这些胡人来服重劳役,若是给了他们这些,当初何必逼迫匈奴派人服重役,又何必千里迢迢把诸胡一些部族迁来服役?”

  李澈血腥而赤裸裸的揭露了残酷的现实,诸葛亮仿佛听到马车下的道路里诸胡亡魂的哀嚎,一向和蔼可亲,以仁善爱民闻名的老师,第一次在他面前说出这般无情之言。

  “……老师力排众议,于并州、凉州设立学堂教授诸胡孩童,看来是想从下一代开始,让他们汉化?”

  李澈微微颔首道:“嗯,没错,有这么一层意思,只是汉化乃百年之功,不可急于一时,立足长远罢了。以大汉的国力,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至于其他,也顾不得太多。”

  诸葛亮缓缓吐了口气,叹道:“亮能够理解老师的苦衷,若大汉能泽被八荒,老师必然也不吝于施恩惠于诸胡。只是如今天下,大量大汉百姓尚且处于挣扎求活的情形,为大汉百姓能活,也只能牺牲诸胡。”

  “唔……”李澈想了想,笑道:“大体没错,但关键点有些问题。你忘了夷狄大多畏危而不怀德,真心归附的胡人,陛下虽不能爱之如一,但也不至于牺牲他们。而南匈奴之辈,诈而多诡,觊觎汉土,屡有叛心,今日的下场实属他们咎由自取。哪怕此时大汉能泽被八荒,陛下也不会对他们有多少恩抚。赏功罚罪乃人主之本,想要汉家降恩?先赎了罪过再说。”

  诸葛亮默然半晌,点头道:“多谢老师教诲,亮受益匪浅。”

  李澈揉了揉额头,叹道:“你方才加冠,为师本也想寻个机会与你说这些话,倒是适逢其会。为师收了不少弟子,以你二人最为聪慧,且各有所长。只是在世事洞明上,你二人尚有所缺。此次回雒阳,便去参加科举吧,为师说的再多,终究是踏入仕途,才能有自己的体悟。”

  诸葛亮有些唏嘘:“仲达兄想必早已看出老师的本意,胜过亮多矣。”

  瞥了眼司马懿,李澈呵呵道:“仲达心思过深了,为师还是那句话,敏行慎言固然好,但有时候憋在心里未必是好事。”

  司马懿神情一滞,瞪了诸葛亮一眼,拱手道:“多谢老师教诲,学生今后定不再对孔明隐瞒。”

  李澈轻轻颔首,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两人互相挖坑,为了把两人一起收为徒弟,他险些和荀攸打起来,不就是为了今天这一幕?有趣!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