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在路上_盛唐日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张潜笑呵呵将青铜火铳交给郭怒,俯身拉开座位下一个隐藏的暗盒,从里边取出一枚只有筷子头大小的铜管。然后又示意郭怒将青铜管子竖立起来,亲手将“筷子头”,卡进了青铜管子中后部的空心凸起当中。

  整个过程,郭怒都一眼不眨地看着。唯恐错过了任何一个步骤,以至于学无所得。这种认真的态度,令张潜非常满意,干脆用手敲了敲带木托的铜管儿,笑着为他讲解:“我把这个,叫做拉绳火铳。与火炮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火炮需要点火,而这个,只将引火管,也就是这个筷子头大小的东西,塞进引火孔里,然后拴上绳子,拉燃。”

  说着话,他又俯身从暗盒里取出另外一枚“引火管”,轻轻拨开,将里边的构造和装填物,展示在自己的掌心。

  引火管由上下两部分管子嵌套而成,底部带孔,顶部带环。内部则装了一些黑火药、硫磺粉和玻璃粉,还有一团粗糙的铜丝,与拉环相连。

  “我以前为你们讲解过,摩擦生热。”唯恐郭怒看不懂,想了想,张潜又笑着解释:“当有人用绳子拉动拉环,就会将拉环和铜丝一起向外拔出。而铜丝在拔出时,与玻璃粉摩擦,产生的热量足以点燃硫磺。硫磺再点燃引火管内的黑火药,将火焰从引火孔喷入火铳,点燃铳管里所有的黑火药!”

  这个方法,用二十一世纪的眼光看起来极为笨拙,可靠性也一般。唯一好处就是实现起来简单,不需要考虑弹簧钢和撞针。然而,落在郭怒的眼睛里,却是巧夺天工。

  当即,后者就将引火管的部件和填充物,从张潜手里“抢”了过去,然后一件件反复组装,把玩。目光痴迷,表情陶醉,如同在把玩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

  张潜见此,怕他不小心惹祸。赶紧将青铜火铳拿了起来,先快速拔出了上面的引火管,顺手又将系火铳的带子,挂在了车厢壁上。

  距离长安只剩下半日路程了,如果在京畿之内,还出现数百人以上的土匪,李显这个皇帝就当得太失败了。所以,对他来说,这段路是整个大唐最安全的所在,甚至远超过长安城内。

  “大师兄,这个引火管,可以用在火炮上么?”郭怒的求知欲极为旺盛,将引火管反复拆装了三遍之后,眼巴巴地追问,“如果可以的话,火炮即便在下雨天,就也能使用了。”

  “可以,只要雨别下得太大。”见对方孺子可教,张潜顿时又找到了师范生的感觉,笑了笑,鼓励地点头,“咱们师门的学问,魅力就在于此。只要掌握了原理,你就先动手做一个差不多的东西出来,不怕粗糙。然后再慢慢改进,不断提高。用无到有,是个突破。从点火到拉火,也是一个突破。将来如果能想出办法,不用这个拉火管,而是用

  请收藏:https://m.qm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